•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与能源回收中的潜力

程曦 黄让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82期
1.重庆昆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 400060 2.四川信亦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4

摘要:本项研究的目标是深入了解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在环境工程废水处理和能源回收领域的实际应用,并对MFCs的工作原理和其潜在优点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其可以一边处理污水一边发电,从而循环利用资源。通过综述、案例分析等方式对近年来污水处理MFCs研究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并给出了改进策略。研究结论表明MFCs用于污水处理及能源回收的潜力显着,但其电极材料的性能,经济性及可行性有待突破。通过对电极材料及工艺设计的优化,MFCs可望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环境工程;污水处理;能源回收;电极材料

中图分类号:X703

0 引言

在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环境工程领域污水处理和能源回收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项既环保又可持续的生物能源技术,在污水处理和能源回收领域展示了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MFC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例如可以达到污水净化与能源回收双重目的等,但是在其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挑战与问题。

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与优势

1.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室,阴极室以及质子交换膜。在阳极室内,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例如葡萄糖、乙酸等)分解成电子、质子和二氧化碳。电子经外部电路向阴极输运,质子经质子交换膜向阴极室运动。在阴极室中,质子,电子和氧气进行还原反应产生水而放出电能。全流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完成有机污染物降解去除。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微生物燃料电池展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MFCs处理污水时可发电,使能源自给自足,资源循环使用。MFCs降解污染物效率高,尤其适用于低浓度大水量有机废水处理。例如,在处理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过程中,MFCs的COD去除率可以超过90%,出水的BOD低于30mg/L,这比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要好。处理MFCs时不需要投加任何化学药剂避免二次污染且环境友好。

2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2.1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污水处理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最近的几年中,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如同春天雨后的竹笋一样迅速增长,获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研制成功多类型、多结构MFCs,并将其成功运用到多样化污水处理场景中。双室MFCs以其特殊设计将阳极与阴极室以物理手段隔开,有效规避阴极氧气扰动阳极微生物,大大提高电能产生效率。这一创新设计,为MFCs应用于污水处理开拓了一条新途径;无膜MFCs还显示出了它特有的优越性。通过对电极材料及结构设计的优化,实现无膜MFCs的制备,既简化设备结构、降低成本,又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该设计使MFCs对高盐度和高浓度有机废水这类复杂水质情况仍能保持其优良特性。

2.2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MFCs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在MFCs中,电极材料的特性是决定材料特性的关键之一。当前,像碳布和碳毡这样的常用电极材料存在导电性能不佳和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MFCs的电能生成效率和稳定性。因此,研发新型的高性能电极材料成为了MFCs在处理污水时所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

MFCs工程应用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亦值得思考。当前MFCs设备造价昂贵,运行维护还需一定费用投入。MFCs产电功率比较小,很难满足大范围污水处理需要。因此如何减少MFCs设备成本及运行成本、提高产电功率及稳定性是MFCs应用于污水处理需重点研究的问题。

2.3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污水处理中的改进策略

对MFCs的工艺设计和运行参数进行优化,是增强其经济效益和实用性的核心策略。通过对MFCs结构设计,运行模式及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可降低设备成本及运行成本并提高产电功率及稳定性。比如,可通过模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及其他技术手段对MFCs运行工况及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强化MFCs等污水处理技术集成应用,是增强适应性、稳定性的有效途径。结合MFCs和其他如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方法,我们能够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污水处理系统,从而高效地处理污水并实现其资源的再利用。该集成应用方式既能增强MFCs适应性与稳定性,又能减少整体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3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能源回收中的应用研究

3.1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能源回收中的最新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飞速进步,MFC在能源回收领域中的创新结构和材料层出不穷。纳米复合材料电极因其出色的电化学性质和稳定性,已经成为MFC能源回收技术中的一个主要创新亮点。纳米粒子或者纳米结构的引入使得电极材料比表面积显著增加,进而提高MFC电能产生效率;MFC构型设计对能源回收效率亦有显着影响。传统MFC大多为单室结构且能源回收效率受底物浓度及电极间距限制。为突破这一局限,研究人员提出双室MFC,多室MFC和流场MFC的新构型。这些新型构型使MFC能源回收效率及稳定性得到改善,同时内部流场及电极间距得到优化。

3.2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能源回收中的效率与稳定性

在能源回收领域,MFC的效率和稳定性被视为其实际应用的核心标准。在实践中,MFC能源回收效率受底物浓度,温度和pH值等诸多因素影响。针对MFC能源回收效率评价问题,研究人员普遍使用产电功率和电流密度作为量化分析参数。从能源回收效率上看,MFC表现出很好的特性。经过电极材料和结构设计的优化,从而满足了某些小型电子设备或传感器的电力需求。MFC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同样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3.3 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能源回收效率的对策

为进一步提升MFC用于能源回收的效能,应从多方面对其加以优化与完善。新型电极材料及构型设计要不断探索才能提高MFC电能产生效率及稳定性。如可使用较有效的催化剂及电极材料来减少MFC内阻及能量损失;为了提高底物的使用效率和能源的回收效果,我们可以考虑对MFC的结构进行优化,例如采用多室设计或优化流场布局。

对MFC运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制约能源回收效率提高的瓶颈及其潜力。通过对MFC内电化学过程及微生物代谢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可发现影响能源回收效率的关键要素,从而制定出相关优化策略。例如,可以通过调节MFC的运行参数(例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来优化其性能;为了提高MFC的电能生成效率,我们可以考虑加入外部的电子受体或电子中介机构。

促进MFC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融合应用,实现高效利用及回收能源。如MFC可结合光伏发电系统和风能发电系统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还可在废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中使用MFC,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并回收能源。

4 结束语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因其具有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与能源回收双重效益而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对基本原理及优点进行深入剖析可以看出微生物燃料电池对污水处理有高效降解能力及明显水质改善作用,与此同时,它的能源回收能力给环境保护与能源领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吴金亮,祁菁.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挑战[J].化工管理,2022(12):43-45.

[2]李贞,喻早艳,温晴,等.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22(3):10-14.

[3]郝凯越,李远威,宗永臣,等.高原生境下A2O工艺对污水处理的微生物机制[J].中国环境科学,2021(5):2240-2251.

[4]吴瑒,武婧,杨澜,等.城市污水处理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及潜在风险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1(10):1350-1356.

[5]卢家磊,董奕岑,徐成龙,等.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废水处理及应用研究[J].应用化工,2020(8):2035-2040.

[6]程荣,亓畅,石磊,等.污水处理设施中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传播及风险评估[J].给水排水,2020(4):59-6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