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通) 学理 - (晓) 人理 - (知) 物理 - (行) 事理”系统方法论在航班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民航局持续深化四型机场建设工作,国资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传统的粗放式航班管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机场运行的发展要求,亟需在管理理念、业务模式、数字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本文主要分析XRWS(“(通) 学理 - (晓) 人理 - (知) 物理 - (行) 事理”)系统方法论的内涵,并阐述该方法论在航班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运用,为机场运行管控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XRWS系统方法论;航班运行;全生命周期;管控方法
1 引言
机场航班运行管控主要是对机场活动区域内发生的所有涉及航班的生产保障作业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航班流、飞机流、旅客流、行李流、货物流的相关业务内容。当前,传统的粗放式航班管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机场运行的发展要求,亟需在管理理念、业务模式、数字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应对新形势下机场航班运行管控的发展趋势与挑战,要建立航班运行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打造一流机场运行核心能力,并将“通”学理、“晓”人理、“知”物理和“行”事理(即XRWS系统方法论)融入各阶段管理环节,为机场运行管控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2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机场航班运行管控模式
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手段。它主要涵盖了对产品或服务从前期需求、规划设计,到生产、经销、使用、维修保养,直至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化管理。在机场航班运行管理领域,当前各机场更多聚焦在航班计划的保障工作中,重视对运行风险的事前、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复盘分析。然而,机场航班运行管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缺乏一套完整的从远期的航季保障需求、中长期的机场运力规划、中短期生产运行任务要求与保障策略、空地协同的目标要求、地面保障的作业调度与可视化监控、以及运行分析与改进创新等机场运行全周期的闭环管控体系。
3 XRWS系统方法论综述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三千多年前所推崇的系统思想,其本质是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哲学思想体系。古人所谓“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指“自然”。自然和人为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人为效法自然,顺应自然,人之所为合乎自然规律就叫“天人合一”。“自然”是人道的终极遵循和最高境界。天地都是自然的具体体现,故天也泛指自然,自然也简称为“天”。这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人生追求的状态。在美国,由于系统工程和系统方法论在航天航空领域得到成功应用,极大鼓舞了人类力图将系统方法论用于解决社会、经济和民生等其它领域问题。2014年,暨南大学佟瑞教授提出基于“学理-人理-物理-事理(即XRWS)”系统方法论的产业技术路线图系统模型[1]。这套系统模型融合了东方人思维特点,是具有东方特色的系统方法论体系。
“通”学理讲的是科学的法则及原理,就是指研究理论模型、建模工具及方法,是一种科技创新、知识创造的源泉。“晓”人理的重点是沟通,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知”物理是指认知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和自然法则。“知”物理强调的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功能分析,重点是要求严谨,求真,务实,质疑。“行”事理:事理是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强调的是如何做的问题。
4 XRWS系统方法论在航班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航班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包含战略阶段、预战术阶段、战术阶段、创新改进阶段。每个阶段都包括有事理、物理、学理和人理的思考,通过使用“(通)学 理-(晓)人理-(知)物理-(行)事理”东方系统方法,为航班运行品质的提升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4.1 战略阶段
事理:从航季运行特征、资源建设与配置、流程管理与规划等长远、宏观的角度,建立对运行战略的研究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机场运行策略。物理:收集各航司航季运营需求,包括航线计划、航空器停场过夜数量、旅客/机坪保障资源、服务流程设施等。人理:针对航线业务、资源分配、服务流程规划等模块成立各专项小组,小组成员来自航线营销、协议管理、运行规划、运行控制等部门,并建立横向沟通机制。学理:基于历史数据情况,对航班航线结构、执行情况、航班正常性、保障资源使用情况等业务指标开展需求变化分析,从而优化机场运行策略,以匹配机场的总体战略和卓越品质的目标要求。
4.2预战术阶段
事理:在运行活动发生前一天至一周的时间区间内,从运行计划、环境、资源、航情等多角度对未来即将发生的运行情况进行预先评估,针对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及时响应,提前制定应对保障方案,做好组织准备,最大程度降低实际运行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实现精准预控。物理:对未来一周内机场及周边其他机场气象、流量、资源、特情等方面信息进行收集与评估。人理:召集相关单位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协同响应流程,对影响航班正常运行的情况提前联动,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学理:根据各保障方案实际运用情况,结合运行条件变化,开展可执行性评估和优化。
4.3战术阶段
事理:结合场景化保障措施,组织作业人员进行精准、高效指挥和保障作业的实施。物理:掌握航班运行保障流程、保障标准与规范要求。人理:根据人员业务资质、工作能力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合理排班,并开展航班保障。学理:收集航班保障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开展过程能力分析,研究精细化提升措施。
4.4创新改进阶段
事理:建立以持续改进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新机制,对运行管理过程开展常态化复盘分析,对机场运行程序进行持续创新与优化,提升运行能力。物理:收集各阶段航班运行过程数据,包括航班计划执行情况、航班保障能力与保障标准符合率、地面保障效率、空地协同效能、航班正常性数据等。人理:建立专项技术团队,该专项技术团队来自机场运控、航服、地勤等保障部门,共同评估战略规划阶段、预战术准备阶段、战术保障阶段的策略实施效果。学理:完成航班保障任务后,对航班执行情况和执行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偏出预先规划的执行结果,基于数据挖掘根因,研究优化改进方案,以实现航班运行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控,并对运行标准的合理性、运行预案的有效性、运行战术的执行效能等产生螺旋式提升作用。
5 结束语
通过“通学理”,全面掌握航班运行的内在逻辑和规律;通过“晓人理”,深入洞察航班运行中涉及的多方利益和人员需求,促进了团队协作与沟通;通过“知物理”,帮助机场精准把握航班运行所需的各项资源和技术条件,确保了运行的高效与安全;“行事理”则指导在实际操作中遵循规律,科学决策,实现了航班运行的顺畅和有序。将“(通)学理-(晓)人理-(知)物理-(行)事理”系统方法论应用于航班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将为航班运行管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工具,有助于机场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实现持续的创新和优化。
参考文献:
[1]佟瑞,李从东.基于“(通)学理-(晓)人理-(知)物理-(行)事理”系统方法论的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4,8.
作者简介:曾芃(1994-),女,广东汕头人,暨南大学工程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机场运行管理。
E-mail:melonhel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