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
摘要:中职学校要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为抓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推进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路径创新与发展,将思政理念贯穿于护理专业。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教师要不断探索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采用多举措纵向融入思政元素,切实提高中职思政教育有效性,为国家培养技能、素质双重护理人才。基于此,笔者在本文对“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进行探索。
关键词:“三全育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
引言
随着全阶段思政教育开展,“三全育人”理念逐渐融入中职各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上至下、由学生入学到毕业、由课内到内外等方面落实思政教育工作,对各阶段、各类型专业带来极强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针对“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展开研究,不断对学风、教风加以优化和改革,全面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真正促进护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提升。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内涵
护理专业学生需在进入工作和社会之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三全育人”视域下各个中职学校应大力支持并注重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优化,进而构建现代化、长期化思政育人格局。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教师应贯穿护理专业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落实“以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使学生经过正确职业理念和护理理念指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而获得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多方面发展,推动护理教育沿着健康、蓬勃、规范的方向发展迈出一大步。
二、课程思政对职业生涯影响
教育一词在我国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教育都处于重要且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育指导工作者,要从教育实质出发完成“教书育人”工作,指引学生制定正确职业目标、发展人格与职业道德,以便取在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能力,在将来岗位工作中有理可依、有技巧可用。
三、中职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一)强化教育目标,提升思政质量
除去实训时间外,中职学生在校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时间不过两年,时间紧迫但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既要关注护理专业课程,还要着重落实课程思政,推进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护理岗位所需各项能力并拥有高工作素质。鉴于“三全育人”理念下,教师可强化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和内容,以此来提高主演也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度,让中职不同阶段学生在明确目标引导下充分提升自身。
就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发而言,在《护理工作方式》教学中不应再将学生限制于教材和课堂中,必须要教师强化实践活动教育目标,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实践活动中。就社会护理岗位中出现的各种实例分析活动,教育目标的强化可转变学生“唯知识”思想,让其感受工作素养、道德品质重要性。这样,各阶段中职生能时刻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规范、熟练锻炼护理操作能力,发展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能力,从而拥有良好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服务文化品质。
(二)五位一体指导,提升育人合力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所有课程都具备思政教育功能,中职教师要以发挥教书育人重要使命的形式,在护理专业授课中着重落实思政教育,让现代教育理念推动学生成长。在“三全育人”理念引领下,除去强化思政教育目标之外,中职教师还能以创新“思政、社会、企业、家庭、高校”五位一体践行教育体系完善工作,打造多维互动的实施系统,来落实护理专业课程教育指导工作。
具体教育实施还需中职教师与企业开展教育合作,坚持以学校思政教育为主导,让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有机参与护理教育工作,实现校内外不同育人主体衔接,政校企家社“五位一体”联动育人措施价值才能得以发挥。在此过程中学校不再是学习、实践唯一场所,中职学生可在校企合作“学徒制度”中运用校园所学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并在家长和教师引领下发展岗位素养,让中职教育构成一个联动体系,从而辅助学生一步步成长为拥有技能、素质双重高质量人才,以便有效发展社会护理岗位。
(三)建立考核体系,培养品质人才
中职护理专业课程开展目的,是要培养合格称职的医护人员,需要学生精熟操作各项护理技能,并逐步加深对与学护理行业了解,成长为具有医德工作素养和护理专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单纯理论教学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达成此教学目标,唯有教师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站在政校企家社“五位一体”教育合理指导,并辅以考核体系建立,才能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工作职责。这样,中职教师可针对学生“五位一体”实践活动过程构建由学校、教师、学生互评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认识自身、了解自身,从而根据得到的评价反馈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保持并发挥好的方面,改正和弥补不好的地方,将中职护理专业课堂监督职责发挥最大。
(四)衔接模式育人,发挥思政优势
课程思政真正实施需要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和建设保障,将“三全育人”理念下“全过程”体现出来。全过程育人,是指学生一进入校门到毕业,从每学期开始到结束,学生都应精心安排思政教育,让其贯穿于护理专业课程全范围,从而达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效果。
就中职护理专业以往思政教育而言,不同年级学科教师之间协同联动性不足,带来护理专业学科内容和思政课程教育内容衔接不足问题,致使思政教育资源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出现束缚,从而给学生思政方面持续发展带来影响。如今,在“三全育人”理念不断推进背景下,教师既要在中职教育和护理专业学习发展中实现前后思政课资源深度衔接,也要给予联动协同机制实现思政育人资源前后衔接,使学生在具备相应思政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基础上进入社会或升学进修。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教师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寻找更好的教育指导方法和退静,才能满足新时代对护理型人才需求,为社会护理事业发展贡献力量。随着“三全育人”理念落实,中职教师探索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压力得到缓解,进而能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大格局下,实现思政育人主体有效联动,共同铸就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胜先,李睿.中职学校落实“三全育人”的思考[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4,(05):67-68.
[2]张永彪.“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24,(03):15-18.
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DZZH2023-0195)的相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