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的临床研究

杨健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05期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 526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单独应用TACE治疗的对照组和TACE术后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研究组,各38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患者TACE术后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可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可减轻患者肝功能损伤,有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肝癌;乙型肝炎病毒;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恩替卡韦

作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具有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等特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20%,其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危害[1]。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有13万多例肝癌新增病例,在全球病例数中的占比在40%~50% [2]。因为病情发展快且侵袭性强,在就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的患者就有60%~70%,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也导致患者产生了严重心理负担[3]。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乙型肝炎病毒肝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法,其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炎患者治疗中,对HBV进行抑制非常重要,但患者接受TACE术后使用免疫制剂、细胞毒性药物等可能会导致病毒再次复制和对患者肝功能造成影响[4]。因此,对于接受TACE术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患者的治疗,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探讨TACE术后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一般治疗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开展获得我院伦理批准.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5],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2)患者均同意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3)患者生存时间在6个月以上;(4)可以进行正常沟通且具备基本阅读理解能力;(5)知晓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和其他恶性肿瘤患者;(3)存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禁忌症和对相关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

1.3方法

两组均行TACE术:消毒腹股沟皮肤后,股动脉使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于数字造影机下插管,至肝动脉造影。观察患者肿瘤大小、血供、是否存在肝动脉-肝静脉瘘等情况。将30mg吡柔比星、800mg氟尿嘧啶脱氧核苷、100mg奥沙利铂注入肿瘤血供动脉内,后将50mg奥沙利铂、15mg吡柔比星、超液化碘油的混悬乳化剂和明胶海绵栓塞患者肿瘤动脉。根据肿瘤血供和直径确定碘化油用量,注射至患者血流速缓慢,有血管铸型或瘤灶沉积浓密完整时停止。研究组术后给予患者恩替卡韦口服,每次0.5mg,每日1次。

1.4观察指标

1.4.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4]: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率和分别为(CR+PR)/总例数、(CR+PR+SD)/总例数。

1.4.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对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

1.4.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使用中文版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量表满分100分,分值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肝功能指标、生存质量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相对数表示,分别采用t、X2进行两组间比较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HBV相关性肝癌发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因此难以及时被发现,在患者有明显症状出现时,疾病已经发生转移或者发展到晚期,不但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6-7]。对于HBV相关性肝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和病死率高是主要特点,随着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8]。TACE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作为新型微创性介入治疗技术,可对肝癌组织血供进行选择性阻断,同时通过肿瘤供血动脉将抗癌药物悬液灌入癌细胞,使癌细胞出现缺血性坏死,其可对癌细胞生长和转移进行控制,同时不会对正常肝脏组织血流造成影响,应用于肝癌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9-10]。对于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减少其HBV再激活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减少复发具有重要意义[11]。作为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可对患者HBV-DNA复制进行有效抑制,使HBV-DNA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少且可降低患者耐药性[12-1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HBV相关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术后应用恩替卡韦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同时可减少患者术后肝功能损伤,有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ACE术后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可减轻疾病症状对患者的生理状态造成的影响,同时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患者TACE术后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疗效显著,可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可减轻患者肝功能损伤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冀柏宇,金栋,郝芬林,等.NLR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肝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2,38(8):1342-1346.

[2]古善智,黄满平,谭玉林,等.多纳非尼片联合抗PD-1单抗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3,28(7):609-614.

[3]张维护,范松,孙文梅,等.术前动脉增强分数预测CNLCⅡb期至Ⅲb期肝细胞肝癌栓塞后生存预后的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3, 42(8):1310-1316.

[4]张玉敏,赵现伟,何前进,等.超声造影联合血清CXCL8、CXCR2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分析[J].国际肿瘤学杂志,2022,49(10):592-596.

[5]中华预防医学会肝胆胰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等.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29(1):25-40.

[6]王金涛,韩博强,安东均,等.术前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构建[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3,30(4):450-455.

[7]梁紫茵,周伟泽,黄秀明,等.分析基于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值动态变化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患肝癌风险的预测价值[J].安徽医药,2023,27(6):1211-1216.

[8]韦雪艳,林秋伶,邱模勤,等.超级增强子区域遗传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术后总生存期的关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22,38(24):3059-3064.

[9]李玉苓,邹东花,高健.微RNA-125a-5p和维生素D受体微R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J].安徽医药, 2023,27(6):1178-1182.

[10]胡亚秋,汪妮,冉锡萍,等.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肝损伤发生情况的真实世界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30(1):57-62.

[11]刘洪涛,冯守宁,刘金强,等.微小RNA-127-3p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对HBV阳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3,33(9):810-814.

[12]郑雪,严展鹏,李堃,等.龙柴方含药血清联合恩替卡韦对HepG2.2.15肝癌细胞中P-糖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医杂志, 2022,63(23):2272-2278.

[13]张心怡,张国梁,张广林.血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评估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应答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17):2241-2247.

作者简介:姓名:杨健;出生年月日:1983-10-10;性别:女;籍贯:江苏丹阳;工作单位: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科室:感染科;职称:副主任医师;学历:大学本科;工作研究方向:肝病。

*2022年度肇庆市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编号:202204030704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