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薛丹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05期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辽宁大连 1161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以“岗课赛证”引领“三教”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应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适应数字化时代变革,“课岗对接-课赛结合-课证融通”构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培养数字化财税人才。本文基于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实践经验,介绍“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大数据与会计、岗课赛证、课程体系

前言

进入数智化时代,现代技术赋能财税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推动传统会计向“智能会计”转型发展,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主动对接新业态、新岗位对数智技术技能人才能力的需求,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培养符合数字化时代财会人才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必要性

1.数字化时代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型企业业财融合、小型企业财务外包,企业财会人才需求发展重大变革,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数字化财税人才培养要求,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实践教学开展不足,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不理想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较低的现象。

2.“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继续深化“三教”改革,积极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已成为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高等职业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培养适应新时期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接岗位需求、融通证书标准、结合竞赛要求,构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1.岗课对接,提升学生岗位实践能力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服务“数字辽宁、制造强省”战略,专业主要面向各类中小企业、财税服务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专业人员和税务专业人员岗位,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企业转型对财会人才的需求,“大数据+会计”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研,确定主要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对接岗位能力要求设置《出纳业务操作》《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纳税实务》等岗位能力提升课程,同时增加《智能财税共享服务》《财务共享中心虚拟仿真实训》《岗位实习》等岗位实践课程,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2.课赛结合,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专业深入研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会计技能》《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科云杯高职组《财会职业能力竞赛》等专业相关竞赛方案,将竞赛内容融入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开设《大数据技术在财务中的应用》《财务大数据分析》《智能财税》等数字技术课和数字化专业课,并将数字化能力培养、专业教育、职业成长有机融合,校内定期组织专业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

3.课证融通,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专业积极落实《国家职业院校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1+X证书制度,先后取得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和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两项1+X试点,并将证书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开设《企业财务会计》《智能财税共享服务》《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等书证融通课程,积极开展证书考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2023年专业获批辽宁省书证融通示范专业。

三、“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

1.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实施的基础。专业应主动对接产业企业,积极拓展校企实习实训基地,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与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共建“智慧财商产业学院”,通过校企共建课程、企业导师进课堂、技能培训、开展讲座等方式开展多元化产教协同育人项目,联合打造集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师资赋能、实习实践、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

2.把企业搬进校园,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基于典型商业社会业务部门场景仿真、前沿集团共享中心业务场景仿真、智能大数据分析实训场景仿真等环境模拟,校企双方共建融合实践教学、师资培训、社会服务、证赛融通、创新创业、企业人才培养输送基地为一体的高水平、数智化、专业化校内“产教融合实习实训示范基地”。

3.加强师资建设,打造“双师双能”教学团队

在“岗课赛证”融通下职业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构建“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教学团队。为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和素养,专业应构建师资团队数字化能力培训梯次,将数字化教育能力和数字化素养培养作为常态化纳入师资提升规划,推进教师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掌握,积极探索“数字化+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结束语

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和教育改革要求的必然选择。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将有力推动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改革,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何玉冰,杨玲.“1+X”证书制度下高职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会计师.2021,(21).

[2]李小敏.“岗课赛证”融合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财会学习,2022(20):148-150.

[3]罗环敏,李雪.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路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20(13).

作者简介:薛丹(1987.04)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类专业教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