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与实践

陈星宇 朱仲陶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24期
瑞金第一中学 342500

摘要:在 “双减” 政策的大背景下,作为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更是如此。这意味着学生不能仅仅依赖老师的讲授,而要学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对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与实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能力;路径

在“双减”政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对于初中生而言,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这不仅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更是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感、具创新思维的新时代青少年的关键所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培育自主意识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经历着青春发育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学生可能会遭遇一系列的心理困扰。而道德与法治课恰如一盏明灯,为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以及他人提供了重要途径。以七年级上册的 “少年有梦” 为例,当学生深入思索自己的梦想时,会不断追问自己梦想究竟是什么?为何会萌生出这样的梦想?又该通过何种方式去努力实现梦想?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自我剖析的过程中,学生对 “梦想” 的理解愈发深刻,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育起自主意识。再看 “网上交友新时空” 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与同学们分组探讨网络交友的利弊。在小组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学习并彼此帮助。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对自身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还有在学习 “遵守规则” 时,学生认真分析社会上那些不守规矩的现象以及它们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此一来,学生便能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坚决抵制不良行为,在学习的进程中逐步养成自律意识。只有当学生对自己有了准确的认识,才能在学习与生活中真正获得自主。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2.提升思维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而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德育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学生完全可以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入手,激发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浓厚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为自己打开知识的大门。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 “善用法律” 这一单元时,通过大量生动的实际案例,法律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也随之大大增强。同时,学生不能忽视对自主思维的训练。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去认识互联网的好处与坏处。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得以显著提高。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展示大量实际问题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塑造健全人格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的个性特点尚未完全定型,这就迫切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恰当的引导。

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高度重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自己的健康发展筑牢坚实的基础。在学习中,学生应将重点聚焦于对自主学习的高度重视上,努力建立起科学的学习理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好地融入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比如在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等方法来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一来,学生既能扎实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又能养成优良的品格,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根基。而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视对自主学习的培养,对于实现教学目的、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评估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学生的学生,必须深刻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全力以赴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

1.创新学习模式,培育自主学习意识

在 “双减” 政策的大背景下,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创新学习模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实际需求,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学生可以尝试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比如,针对某个道德与法治的主题,学生自己设计项目方案,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问题,最终形成项目成果。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2.深入研读教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科书更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对课本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把握。同时,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 “生命至上” 一课时,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 “生命至上” 这个理念的重大意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为自己精心设计一个合适的学习计划。在此基础上,学生要高度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收集与整理,使其能够在课堂上实现对所学材料的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 “敬畏生命” 时,学生要深刻理解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自然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一系列既有意义又有实用性的情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提出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比如怎样去爱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等,然后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深入研读教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式,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提高自主学习素养

在当今社会,对高素质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学生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关注新闻、报纸、杂志等媒体,及时了解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最近我国 “3·15” 电视节目中对消费者欺诈的报道,“感动中国” 的典型案例等等。通过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所知的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提出问题,如:“怎样看待不良商家?”、“感动中国人物的哪些品质值得学生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些问题,努力寻找答案。此外,学生可以观看与当前热点相关的录像,比如《感动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等等。通过观看这些录像,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国家现在所做的一切,进而激发起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渴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充满热情。

4.开展合作学习,培养沟通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实施合作学习是一种切实可行且效果显著的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从而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合理利用网络》的时候,学生可以分组开展协作教学。小组合作后,可以进行小组内的热烈讨论和深入沟通。在讨论与沟通中,学生不但可以彼此互补,而且能够培养自己的思考与分析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各种网路平台所带来的危害。在实施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恰当指导,在合作中不断获得提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选取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在分组讨论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网络平台对我国青少年成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最为严重的小组;另一组则是网络平台对我国青少年成长影响较小的小组。学生可以就互联网给学生的青少年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当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进行认真整理、归纳。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升自身对网上平台及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又可以增强自身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更加高效、更有收获。

三、结语

总之,在 “双减” 政策背景下,初中生要坚定信念,努力培养自己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和不懈的努力,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之路上不断前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优秀青少年。

参考文献:

[1]邢鹏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究[J].学周刊,2022,(01):76-77.

[2]谢云龙.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2021,(50):75.

[3]赵普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普童话,2020,(03):169.

[4]张玺武.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1):122.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普通类一般课题《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编号22PTYB171的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