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支部建在链上”,新时代背景下产业链企业党建共建的创新路径探索与实践

——以重庆市轻合金产业链创新联合体临时党支部为例

黄颖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42期
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

摘要: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产业链培育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党的领导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抓牢党建“牛鼻子”,才能确保党建与产业发展政治同向、工作同力、发展同步。当前,产业链党建存在组织建立覆盖不全面、工作内容不规范、制度建设不系统、人才队伍不过硬、保障措施不得力、功能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距离产业链发展到哪里,党的领导覆盖到哪里、党建工作跟进到哪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哪里还有较大差距。对此,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支部在实施载体、开展方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通过打造“支部建在链上”党建品牌,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力,激发产业链企业在推动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挑重担、克难关,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党建统领;共建;支部建在链上;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前言

2021年4月,重庆市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要准确把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举、提升能级和增强品质并重,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为贯彻落实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重庆市确定了首批制造业领军企业(含“链主”企业)重点培育清单;中铝高端被确定为重庆市材料行业领军企业和轻合金产业链“链主”企业,成为重庆市33个主要产业链的“链主”之一。在重庆市经信委指导下,由中铝高端、九龙坡经信委、重庆铝开投、重庆赛宝工业、重庆国创院发起成立了重庆轻合金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并在联合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目前,联合体已经吸引了长安汽车、中国汽研院等12家企业加盟。

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联合体秘书长单位,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独特优势,聚焦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等重大任务,积极探索开展产业链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服合作新模式,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通过政企合作、市区联动方式,将“支部建在链上”,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产业链发展到哪里,党的领导覆盖到哪里、党建工作跟进到哪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哪里,大力推进支部党建与中心业务深度融合,抓住当前重庆市轻合金产业主要矛盾,务实运行好“链长制”,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塑造供应链,以供应链实现价值链。

一、产业链链上企业党建共建路径实践

(一)融入组织体系,加强政治引领

坚持业务开展到哪,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在重庆市轻合金产业创新联合体基础上建立轻合金产业创新联合体临时党支部,由重庆市经信委材料处支部书记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由链长单位、秘书长单位等联合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支委委员。临时党支部强化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工作协同联动,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适应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要求,弘扬“红岩精神”,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坚守“红色血脉”的政治担当,加强党的建设,实现链上企业“两个覆盖”,打造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组织,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抓手、拓宽发展路径、创新发展赛道、守护发展底色,高效协同,推动变革能级跃升,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二)融入工作筹划,下好先手棋

坚持围绕重庆市轻合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服务大局,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建立制度汇编,明确工作职责、会议制度、学习教育制度,将中心工作融入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的“三会一课”中,在部署和开展业务工作首先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系统谋划重庆市轻合金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创新体系,推进临时党支部联合体成员融合创新、促进新材料开发、推广新材料应用、推进数字化转型、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以及保障产业链稳定等,加快推动轻合金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三)融入主责主业,唱好拿手戏

运用系统思维,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科学机制,画好党建工作与主责主业相融合的“同心圆”,唱好关键技术攻关拿手戏。通过临时党支部搭台,以组织建设推动工作落实,积极连接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企业,聚焦交通材料轻量化、新材料、新能源、储能、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创新链,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绘制1图3清单:即绘制重庆市轻合金产业图谱和凝练重庆市轻合金产业链问题、关键技术、任务3大清单。着重以“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清单、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清单”为牵引,联合体临时党支部优势创新力量协同开展战略研究和技术攻关,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基础底层等“卡脖子”难题,建立常态化高效的研发攻关机制,攻克一批重大创新难题。

(四)融入工作机制,打好组合拳

构建相互嵌入、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并积极构建以共用技术重大研发平台、专业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为主导的多层次联合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轻合金产业链的创新供给能力。

(五)融入创新基因,奋进新征程

“胸怀国之大者,勇攀科技高峰”。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临时党支部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党建为桥梁纽带,打破企业隔阂、技术壁垒、制度束缚,组织链上企业开展多批次核心技术研讨、专业学术论坛、专项知识培训,对接技术服务,共建共享平台,发力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共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产业链企业党建共建成效

一是着力“共创”彰显组织力量。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跨部门、跨地域统筹协调优势,最大限度整合组织资源,探索出“政、产、学、研、用、金、服”为一体的综合型运行管理模式。彰显党建联建助企强链,产业链党支部履行党章赋予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充分运用好、发挥好伟大组织力量的作用,引导链上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万众齐心的磅礴合力。

二是突破“共研”整合资源延链兴链。有效推动全市产业链“链条更长、链环更强、链接更紧”。

三是落脚“共生”共同缔造创新强链。在临时党支部指导下,发挥链长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强化与重庆市内外优势高校、科研院所、省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联动,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圈。立足重庆市现有基础,放大特色优势,构建“四梁八柱”,全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持续推进联合体增量扩容,聚焦轻量化产业,构建川渝经济圈产业“链长”领军企业格局,实现川渝经济圈高端轻合金产业链区域协同发展。

四是互促“共赢”发挥作用助推发展。以党建领航,链上企业互促共赢,紧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主要产品向车用轻量化型材和新能源车专用铝材转变。目前,轻合金产业已经拥有18个数字化车间,4个智能工厂。

三、产业链企业党建共建的思考

一是突出党建统领。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强化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维,牢记“国之大者”使命,融合各方优势,自觉把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当中来看,把职能职责与党中央决策、市委部署,科学地、历史地、具体地结合起来,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穿谋划思路、制定政策、推进落实等各环节,实现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整体水平的跃升。

二是发挥组织体系新效能。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组织型变革,围绕“链长”单位,向外辐射,积极构建功能型组织。依托产业链图谱,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关键堵点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让实现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跨业务协同,遵循“市场牵引、优势互补、联合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塑造区域内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是凝聚先锋聚合力。产业链上企业党建共建将嵌入产业链整体实力跃升这项中心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的纵向条块分割业务模式,加强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横向交流,形成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优化业务工作接口,创新了合作领域和方式,推进工作结合、资源整合、发展融合,推动产业链企业凝聚成党建共同体引领下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治理共同体,构建起全产业链统筹、多方面联动的区域性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实践的起点,抓住问题才能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思想观念变革必须树牢“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的理念,要坚持党建统领与问题导向的方法指引,将产业链关键技术、关键问题、工作任务“三个清单”作为突破性抓手,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前哨”“探头”作用,共同研究解决产业链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凝聚产业链发展的强大合力。

结语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独有的政治优势,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产业,以高质量党建统领保障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开展,进一步助推重庆市轻合金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跃升。开展党建共建能够有效促进链上企业党组织间的共融共进,加强共建企业间各项事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有力促进党的工作横向拓展和纵向发展。加强新时代党的组织力建设,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是永恒课题,创新开展党建共建,将“支部建在链上”,是对产业链党建探索,是适应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要求,也是对“党建+”边界再次拓展延伸,对强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党建工作具有普遍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伯驹.打造国有企业党建共建生态的探索与实践[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23(02):17-20.

[2]刁湘俊,朱文刚.党建共建,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新路径[J].国企,2021(06):26-28.

[3]吴新法.党建共建工作与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J].中外企业文化,2023(02):163-165.

[4]黄金喜,朱猛,李尧等.构建“八联八共”党建联合共建新机制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C]//《<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党建创新实践(2021年)》编委会.《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党建创新实践(2021).新华出版社,2022:563-565.

[5]张新强,张龙维.中国华电:党建联建共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J].当代电力文化,2023(01):20-21.

[6]张秀中.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探究[M].人民出版社,20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