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探索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些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仍面临诸多挑战。对此,建议加强教育宣传、社区活动引导、优化网络空间、发挥榜样力量。这些策略相辅相成,共同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实践和落实,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实践
1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与复杂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指导思想,既是社会共识的凝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然而,如何将这些宏大的价值理念有效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策略
2.1加强教育宣传
首先,教育宣传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设置中。教材编写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并认同这些核心价值观。其次,高等教育阶段也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教育。高校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应通过开设专门课程、举办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1]。最后,在教育宣传中,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政府应加强对主流媒体的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如制作短视频、发布宣传文章、组织在线讨论等,使价值观宣传更贴近民众的生活。
2.2社区活动引导
首先,社区活动应注重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节点,深入挖掘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社区可以组织文艺表演、手工制作、集体联欢等活动,将团结友爱、敬老爱幼等核心价值观融入节日氛围中,使居民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些价值观念的意义。其次,社区活动应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社区可以组织居民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如环境保护、扶贫济困、关爱老人、帮助残疾人等。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居民不仅能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还能在实际行动中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社区活动还应注重家庭文化的建设,通过家庭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每一个家庭。例如,社区可以组织家庭才艺比赛、亲子运动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倡导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同时,通过评选“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活动,树立家庭榜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层面的广泛传播和落实。
2.3优化网络空间
首先,要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和引导。网络信息庞杂,容易滋生各种不良文化和错误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成挑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查各类信息的发布,及时清理和打击传播虚假信息、煽动仇恨言论、传播低俗文化等行为。同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网络平台和内容生产者的行为,引导其发布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次,积极构建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平台。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可以联合建立专门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集中发布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视频、音频等内容。这些内容应当生动、有趣,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能吸引广大网民的兴趣。例如,通过制作微电影、短视频、H5页面等新媒体产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场景中,使网民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这些价值观的熏陶[2]。再次,网络空间的优化还应注重网民的参与和互动。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互动性强,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网民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举办网络征文比赛、微视频创作大赛、网络投票评选等活动,鼓励网民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传播。最后,网络空间的优化还离不开对网络文化的积极引导。网络文化多元化特征明显,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这一多元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可以通过与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流行文化形式的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在网络游戏中设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或角色,在网络文学中引导创作者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在网络影视作品中通过剧情塑造正面形象,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2.4发挥榜样力量
首先,应积极发现并挖掘各领域的优秀典型人物。这些榜样人物可以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军队等各行业的先进个人,以及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展现出的道德品质、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媒体应加大对榜样人物的发现和挖掘力度,通过调研、推荐和评选等方式,将那些具备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推到公众视野中。其次,对于已被发现的榜样人物,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育和支持。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帮助这些榜样人物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影响力。比如,提供培训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提升其在公众场合的表达能力,以便更有效地传递正能量。
再次,在榜样力量的发挥过程中,宣传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各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应当承担起宣传榜样人物事迹的责任,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深入报道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展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感人瞬间。同时,利用短视频、纪录片等生动形象的形式,将榜样故事传播到更多的受众中去。社交媒体平台也可以开设专栏或专题,围绕榜样人物进行持续宣传,扩大他们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使更多的公众能够认识、了解并受到榜样的鼓舞[3]。最后,榜样力量的发挥还需要注重持续性和常态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榜样的作用也应贯穿始终。因此,应当建立起长效机制,定期发现和宣传新的榜样人物,保持榜样人物事迹的持续影响力。同时,也要防止对榜样人物的宣传过度娱乐化或形式化,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和感人性,以达到真正的教育和引导效果。
结束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通过教育宣传、社区活动、网络空间优化以及榜样力量的发挥,这些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地扎根于民众的思想和行为中。未来,只有持续深化这些实践策略,并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各个层面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落实,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刘莹,卜德龙,盛红梅,杨苗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路径探索[J].西部学刊,2023,(24):13-16+29.
[2]任雯,石海兵.日常生活: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0):80-82.
[3]段江波,张厉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何以可能?[J].思想理论教育,2023,(10):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