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自我探索意识启发与指导策略研究

郑璋 陈彦含 陈植芳 陈彦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20期
福州金山中学 福建福州 350008

摘要:良好的生涯自我探索意识能够帮助高中生更科学地规划未来,从而提升学习动力,改善学业表现,对高中生影响深远。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生涯选择的转折点提前,对应自我探索的需要也大大增加。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开发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涯指导策略,集合不同渠道的支持力量,能够有效增强高中生自我探索意识,提升自我探索指导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生涯自我探索意识;高中生;指导策略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意识重要性

2014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行新高考改革,高中生分科不再是只文、理两类二选一,而是在必考科目的基础上,从选考科目中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未来专业填报需要进行自主搭配组合。这样的分科形式灵活度更高,更契合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需求,但同时也对高中的生涯探索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5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福建省作为第三批推进普通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之一,这意味着从2018年秋季起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要面对“3+1+2”的分科选择模式,其中“1”意味着学生要从历史或物理中选择1门,“2”意味着学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1”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学生在高校招生考试中具体位于哪个录取序列,而“2”的选择将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表现,学生在进行选择时不但要考虑自己未来高考专业填报的意向,也要考虑自身学习能力特长,而这两个因素恰恰是高中生涯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拥有良好的生涯探索意识,掌握恰当的生涯探索方式,对新高考背景下的学生具有深远意义,如何有效、有力地激发学生生涯自我探索意识,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生涯探索知识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高中生生涯自我探索意识现状

刚进入高中学段的学生,面对生涯自我探索往往表现出迷茫与不知所措的状态,我校高一开学时对学生生涯自我探索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4.7%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生涯规划的含义”,32.7%的学生“完全不知道有哪些渠道可以帮助自己进行生涯规划”,30.6%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不了解自己”,但是与此同时,学生对生涯自我探索的需求一直存在,有59.2%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自己”。如何基于学生需求合理指导学生自我探索意识发展,以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自我生涯规划的兴趣与重视,我校对此开展多方位的探索。

三、基于生态理论的生涯指导策略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中指出,发展中的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受到多层系统的影响。具体来说,环境系统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主要包括学生最直接接触的环境,例如家庭和学校;中间系统包括了不同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家校联动;外层系统包括了学生未直接参与但是也产生影响的环境,例如父母的工作;而宏观系统则更多体现于存在于以上系统之间的意识形态,例如当前的社会环境、社会意识等等。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我校从不同系统层面出发,聚合学校、家庭与社会力量,开展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与活动,旨在启发学生生涯自我探索意识,提高学生生涯自我探索兴趣,从而能够在新高考背景下获得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发展。

四、我校生涯指导策略

(一)微观系统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以外接触最多的微观系统,尤其对于高中学段的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甚至可能长于在家庭的时间,因此从微观系统出发,学校的生涯课程设置是启发学生生涯自我探索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生涯课程的基础之上,我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生涯体验活动,包括面试体验、专业认识及生涯微讲座等主题,学生于活动中迁移所学的生涯探索知识,同时加深对生涯探索意义的认识。

(二)中间系统

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微观系统,两者的联动力量也是学生所在的中间系统的重要构成。生涯教育不仅应产生在校园内,也应该发生在家庭中。为了让学生对生涯探索有更立体化的认识,我校联动家长力量开展一列家校联合的生涯相关活动。

家长进校园活动作为这几年新开发的生涯活动,学生反响良好,通过邀请不同班级的不同行业家长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解各行特色与所需专业资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高考志愿选择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也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不同行业的特点与差异。此外,我校还利用长假时间邀请学生对家长进行职业生涯访谈,通过访谈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家长曾经的生涯规划经历也能够起到一定借鉴作用,与此同时也拉近了亲子关系。

(三)外层系统

家长的工作环境是外层系统中学生相对最容易接触到的环境层次,我校鼓励学生利用长假开展职业生涯体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家长的工作岗位进行观摩,并将观摩过程与心得进行详细记录。职业生涯体验活动是学生最近距离、最切身地接触职业环境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日常于课堂上了解的不同职业知识进行最高效率的转换,同时在学生思考未来自身生涯道路选择时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四)宏观系统

学生生涯自我探索的意识也受到整体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学生所关注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各专业适合什么特性的个体等等问题的答案其实能够从宏观系统中获得一定的参考。基于此,我校开展校友进校园以及高校进校园等生涯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行业动态对个人高考志愿选择的影响,以及当前他们的选科结果和学业表现与社会人才期待存在的可能差距。同时结合以丰富的生涯纪录片素材,寓教于乐,全面激发学生对生涯自我探索的兴趣。

生有涯而知无涯,或许学生的个人生涯选择会受限于多方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对生涯自我探索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并作出最适合个体发展的选择,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生涯教育体系探索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通过以上指导体系,我们能够看到学生对生涯自我探索有了初步的觉知与兴趣,也为生涯教育的融合渗透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杰,&孟会敏.(2009).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2),3.

[2]凡雪.(2024).普通高中"1+x"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59-62.

[3]张建双.(2021).普通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及管理教育策略初探.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4),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