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媒体时代基于具身认知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高职校园文化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基于具身认知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的研究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议题。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创新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交互式的学习体验。基于此,以下对新媒体时代基于具身认知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具身认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引言
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存在于书本之中,而是与实际经验和身体感知密切相关。因此,如何结合新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构建具身认知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新媒体时代,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具身认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讲座、展览、文艺演出等,使学生在参与中深刻感受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实时发布校园文化活动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某高职院校举办了一场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体验古代文化场景,通过互动游戏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应用
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并实践多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可以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和技术创新。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参与到实际项目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引入“双师型”教学模式,即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共同授课,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接触到行业前沿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强化实践应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定制培养方案,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某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该专业采用了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电子商务实践项目。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从市场调研、产品策划、网站设计到营销推广的全过程。通过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电子商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打造沉浸式的新媒体校园文化体验
沉浸式体验旨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加身临其境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参与度。通过融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互动视频等技术手段,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中感受到更加真实和生动的体验。举例来说,学校可以设计一个沉浸式的虚拟校园参观项目,让学生通过VR设备穿梭于校园各个角落,观看校园景观、参加校园活动,感受校园氛围。这样的体验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校园的了解和归属感,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外,针对具体课程或主题,也可以制作沉浸式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仿佛置身其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实践,提高学习效果和体验质量。通过打造沉浸式的新媒体校园文化体验,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和体验,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这种个性化、趣味化的学习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励他们更主动地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目标,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线上线下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能够融合传统实体活动和新媒体互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参与方式和体验机会,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传播和影响力。举例来说,学校可以结合线上社交平台与线下活动场景,打造一个校园文化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在线上发表自己的创意作品、分享活动见闻,与同学互动交流;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线下文化节日、艺术展演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虚拟社交空间中建立联系,然后在现实生活中亲身参与文化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的无缝衔接,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交能力的提升。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参与度和交流空间,还可以促进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线下活动相结合,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中赋予更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发展动力,助力高职院校实现全面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目标。
五、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新媒体教学设备的投入,完善教学设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例如,某高职院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新媒体教学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同时,学校还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束语
基于具身认知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对策在新媒体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高职院校应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深入挖掘具身认知理论的教育价值,创新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并紧跟时代潮流,高职院校才能实现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兰美云.新媒体时代基于具身认知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05):223-225.
[2]温雪,李增华.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研究[J].林区教学,2024,(02):50-53.
[3]白鸿萍.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报业,2023,(24):222-223.
作者简介:舒立辉(1971-),女,云南建水人,副教授,中文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新闻学。
叶舒睿(1998-),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