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智能化时代下班主任工作中培养高中学生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且对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本文探讨了班主任如何在智能化背景下通过有效策略培养高中学生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智能化时代;班主任工作;高中学生;情绪自我管理;策略
引言
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其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引导者,如何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有效培养学生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培养高中学生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自我管理能力是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且学生面临着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变化,具备良好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挫折和失败以及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同时情绪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学生人格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和自我价值感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当前高中学生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首要场所承载着情绪教育的基础任务,然而在当前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家庭在情绪教育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家长们忙于工作、生活琐事、往往忽视了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情绪状态的关注和引导,从而导致孩子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缺乏有效的情绪应对机制且难以培养出健康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此外,一些家长认为情绪教育是学校应该负责的事情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仅限于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就能够自然地掌握情绪管理的技能,然而情绪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因而如果家长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孩子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就很难得到全面的培养。
家庭教育的缺失还表现在家长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的不足上,许多家长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也难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会将负面情绪带回家中甚至发泄在孩子身上从而影响了家庭氛围、给孩子带来负面的情绪示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很难学会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班主任能力局限
班主任在情绪教育的专业知识上存在局限,尽管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教育背景和专业训练往往侧重于学科知识和教育管理而缺乏对情绪教育的深入理解和系统学习,从而导致在面对学生情绪问题时只能凭借个人经验和直觉来处理而难以提供科学、系统的情绪管理指导,因此班主任在情绪教育的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成为了培养学生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一大障碍。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而许多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只能依赖口头讲解、纪律约束等传统的教育方式而难以触及学生的内心、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情绪状态往往波动较大需要班主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关注和引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往往要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工作而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专门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从而导致在培养学生情绪自我管理能力时显得力不从心。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室、专业心理教师等资源支持,然而在许多学校中这些资源往往并不充足或者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班主任在缺乏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很难为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情绪管理教育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班主任在培养学生情绪自我管理能力时的困难。
三、智能化时代下培养高中学生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路径
(一)班主任和家庭教育
班主任要与家庭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深入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绪表现、向家长传达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家长在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可以在家庭教育中融入情绪管理的内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从而使孩子能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并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以引导孩子认识到情绪的存在和多样性以及不同情绪背后的原因,同时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解等方式来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情绪和培养同理心。情绪自我管理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情绪管理能力,例如,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可以鼓励孩子正视问题和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逃避或抱怨;当孩子取得成功时可以引导孩子保持谦逊和感恩的心态和避免骄傲自满;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让孩子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
在智能化时代孩子面临着来自学业、社交、网络等多方面的压力从而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班主任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讲座或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提升心理韧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同样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以了解其的内心世界和情绪状态;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运动等方式以缓解他们的压力;还可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还可以关注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和课程、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素养从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当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并与班主任保持沟通以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提高班主任能力
要提高班主任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能力就必须深化其对情绪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班主任作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等途径来深入了解情绪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同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通过与学生互动、观察学生情绪变化等方式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能力;还可以与其他教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交流学习以共同探讨情绪管理教育的有效策略。
在智能化时代班主任需要不断创新情绪管理方法与手段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展情绪管理教育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情绪变化、学习情绪调节技巧;还需要构建情绪管理教育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情绪管理教育体系、制定科学的情绪管理教育计划、加强情绪管理教育的督导与评估等方面,通过构建长效机制可以保障情绪管理教育贯穿于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中并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的良好氛围,还能够为班主任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并帮助其不断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能力。
结束语
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培养高中学生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引导者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策略,加强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合作以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段爱丽.积极心理干预对高中学生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J].心理月刊,2024,19(08):107-109.
[2]施强.如何培养普通高中学生的坚韧品质[J].新校园,2023,(09):66-67+70.
[3]周玉峰.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3,(2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