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领域的交互应用

印欣怡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8期
浙江音乐学院 310024

摘要: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阶段,人工智能作为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笔者从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各方面的应用着手,对人工智能在音乐软件和音乐教育的交互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思考其发展的同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进一步应用在音乐各个领域。

关键词:人工智能;音乐软件;音乐教育;交互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简单来说,就是学人做事情。“人工智能”这个话题在现代的生活中已经是我们非常能普遍听到的词汇了,音乐是人工智能最早应用领域之一,音乐人工智能可以运用在作曲、视唱练耳、自动伴奏、识别歌曲、虚拟演奏、音乐机器人等多个方面,也可以设计到音乐当中的多个领域之中。音乐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音乐上的新的体验和更为便利的功能,但在发展迅猛的同时,也让人们对实际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价值上,并不能完全产生实际共鸣,这也是我们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人工智能在音乐软件上的应用分析

(一)人工智能在视唱练耳软件上的应用

视唱练耳是通过视唱练习和听音训练等途径和手段,培养音乐听觉能力和读谱能力,也是音乐生艺考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用练耳教师app、视唱练耳app、音壳app、EarMaster等来训练。这些软件可以播放各种类型的练耳练习,比如音阶识别、旋律听写、节奏听写、和声辨别等,根据我们的学习需要自动生成旋律、节奏、音程、和弦供我们听辨,还可以对我们发出的声音进行校对并指正错误,方便我们平时的练习。

(二)中小学合唱教学音乐软件的运用

合唱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音乐教学的重任,更是对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大部分学校,合唱团都是由一位主课老师带领的。在合唱团中,同学们的音准问题是尤为关键的。排练任务重、时间短的情况下,运用Vocal Pitch Monitor(音调测控仪),它是一种在图形上实时显示从麦克风输入的而声音的音调的应用程序,来校对各个声部的音准,它会将麦克风录入的音量以图标的形式显现出来,能够更加清楚地在App中查看到整个音调的变化,就可以方便快速地知道这个声部或者某一个同学是不是出现了音准问题,然后对他们进行纠正。

(三)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钢琴陪练APP软件的运用

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传统的线下一对一授课的教育模式都受到了冲击,为了行业的继续发展,于是“互联网+教育”的形式就开始兴起,出现了大量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线上学习平台,以钢琴教学为例,在疫情期间没有固定时间上课时,新涌现了一大批钢琴陪练的App,比如小叶子陪练App、一起练琴App、The One智能钢琴等,在这些App中,AI技术会对学生的弹奏进行音频分析,自动识别琴声的音高、节奏和强弱,错误的地方会用其他的颜色来进行区分,学生弹完以后可以看到页面中标注的东西再进行改正练习,提高了练琴的效率和准确度,学生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人工智能与音乐教育领域的交互运用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音乐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容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人工智能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呈现效果上,都符合音乐教育的发展。我常常会进行思考,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些什么呢?

(一)中小学教材歌曲的自动伴奏

通常在课堂中,老师以自弹自唱的形式为同学们进行示范,但面对一些低年级学段的同学,二声部和一些大跨度音程的把握就比较困难了,这就需要老师运用到柯尔文手势法进行音准的引导,但钢琴又不可缺少。这时音乐人工智能的自动伴奏技术就凸显了它的优势,可以运用这项技术来为歌曲伴奏,那么教师就可以进行手势上的引导指挥,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唱歌曲的音调更正、升降调

在中小学合唱团中,有些曲目的调可能不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歌唱,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作品的原调进行升降以调至最适合学生音域的高度,可以使用Audition、Cubase等软件对音频进行设置。这些软件还会有AI技术的自动音调更正功能,在很多录音室中也会用到,通过识别音频改变音高振动的频率来调整音调,许多软件中有的变声器功能也是如此。

(三)改变传统模式,构建创造性教育新模式

传统的音乐课堂,就是教师演唱,学生模仿,缺乏了激发学生想象力、开发学生主动创造性的一些内容,有了人工智能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真正脱离传统教与学的模式,真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借助AUTHOWARE(交互式多媒体编程软件)、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3DMAX(三维处理软件)等来设计一些图片或动画,学生可以自己谱写心中的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旋律也可以主动地去进行一些歌曲旋律和节奏的创编。

三、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发展的思考与探究

人工智能在音乐软件和音乐教育上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无论是给音乐创作者还是老师或是学生或是普通的听众,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感和影响,让我们可以感受到科技带来的高效创新和便利。但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音乐从事者带来挑战和压力 ,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创作和教育中要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相关的人工智能的知识与技能,争取做到人和人工智能的紧密整合,最强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百涛.谈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教育[J].戏剧之家,2017(09):242.

[2]陈世哲.浅谈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J].音乐探索,2020(01):125—132.

[3]任哲徽. 科技·AI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2.DOI:10.27667/d.cnki.gzymu.2022.000156.

[4]文汇.对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教育交互的思考[J].四川戏剧,2021(09):170-172.

[5]王梓宸.人工智能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20(22):211-2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