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数字经济背景下青岛市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摘要:青岛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海港城市和外贸十强城市之一,其外贸经济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在外贸进出口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实力。我国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这给青岛中小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新挑战。本文从青岛中小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出发,分析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青岛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和对策建议,为中小外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路线。
关键词:数字经济;贸易环节;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eaport city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China, and one of the top ten foreign trade cities , Qingdao has a strong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in its foreign trade economy and is showing increasingly strong strength in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our country proposes said: our task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real economy, and build a digital industry cluster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is has brough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Qingdao, while also facing many new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Qingdao,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studies the path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providing a reference route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Key Words: Digital economy; Trade link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ath research
一、引言
近几年伴随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外部不确定性不断加大,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且我国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人口红利的消失,使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成本优势,作为促进外贸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外贸企业为了改变自身目前的发展困境,亟待转型升级,外贸出口急需新的增长点。
而为了保持国际贸易的顺畅发展,很多国家纷纷把关注点放在了数字经济上,数字经济越来越引起企业和国家的重视,对于未来数字经济的增长潜力不容忽视,这就促使外贸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外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言,大型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资源都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的数字化转型的优势,而中小企业困于各类资源限制,经常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而中小企业融资又比较困难,发展的规模也较小等各种问题,整体呈现出数字化转型水平较低,所以加快推进中小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青岛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现状
中小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外贸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数字经济对外贸的推动效应。青岛的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青岛的中小外贸企业在青岛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国际需求下降和新冠疫情反复等多因素的影响下,青岛进出口增速有所减缓,青岛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面对这种不利的局面,青岛中小外贸企业急需进行企业转型来改变现状。在青岛首批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落地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青岛企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已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全链路、全场景赋能特征。这给青岛的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贸易新体验,青岛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数字经济对外贸的发展。
(一)生产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
面对全新的市场变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走未来持续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而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首先面对的是生产全流程自动化。但是对于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引进以及愿意承接项目的研发机构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中小外贸企业而言,想要设备更新换代费用高昂,资金有限,这都会让中小外贸企业望而却步。面对这种情况,青岛中小外贸企业借鉴互联网行业“共享经济”的思路有了共享工厂的概念。共享工厂需要企业通过线上下单所需要加工的产品,然后共享工厂的系统接受到企业下的订单之后,将订单同步到生产设备上,之后进行生产。这种智能、集约化生产方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中小外贸企业从生产压力中解放出来,可以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转移到业务开拓、品牌设计、渠道拓展、创新业务等为公司带来增长和附加值的创造性工作上,实现向高端新业态的转型升级。
(二)数字技术赋能重塑贸易环节
青岛外贸企业利用数字技术赋能重塑贸易环节,让数字技术应用在企业生产端、销售端、管理端、物流端等各贸易环节,推动贸易环节效率的提升,使中小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不断增强。
首先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全新交易模式,数字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大量的数字化贸易平台,使参与国际贸易的成本降低,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贸易。而且企业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让消费者精准地获取所需商品,同时降低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外贸企业能够通过数据分析获取消费者画像,从而不断开拓多元化、个性化的业务。其次是报关环节,青岛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采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各类物流企业、银行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所涉及到的海关申报、清关支付等各项操作,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货物进行跟踪,对交易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使各个口岸实现报关数据的共享。同时,数据中心还能够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信息管理服务和智慧化解决方案。报关的数字化提高贸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快速完成清关手续,加速贸易流程。最后在企业物流端,青岛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可以为外贸企业“画像”,对企业所需物流业务航线分布、收发货口岸分布、运输方式等进行分析,给企业匹配最优的供应商,帮企业降低订舱成本,节省物流费用。
(三)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数字化的重要体现,其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型助推器,对带动外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青岛相继出台《青岛市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青岛市推动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推出青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了外贸营销、外贸物流、外贸结算、外贸单证等环节的数字化加速渗透,也推动数字口岸、数字港口等外贸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进程,挖掘优势产业带潜力,大力培育跨境电商品牌。青岛中小外贸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或者传统外贸企业的自建平台,将外贸全流程的服务逐步数字化,促进跨境电商与货物贸易全链条融合发展,形成衔接生产商、销售商、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进行转型认知狭隘
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让无数的外贸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但是中小外贸企业的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认知狭隘,往往认为外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加入某数字平台,而且对于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技术管理实践意愿非常弱,很大程度上增加当前中小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管理实践难度。企业高层作为管理者对于数字化变革的意愿、变革的决心对企业能否顺利进行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很多企业对于数字化能够带来的价值认识不清,这些都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困难。
(二)企业不愿意投入资金培养数字化人才
国际贸易涉及到的环节多,外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外贸人才的要求高,即需要他们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又需要掌握跨境电商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掌握产品生产、数字化技术等多方面知识,但是青岛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市场整体综合竞争力弱,导致企业在人力资源培养和管理中缺乏一套完整的机制,而且中小外贸企业能够给予的薪资待遇和职业晋升空间都很难和大企业比,所以很难招聘到优质的高素质、数字化复合型人才,这导致中小外贸企业内部综合型人才大量缺乏。青岛数字贸易的相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不能满足当前青岛中小外贸公司的发展需要。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能力弱
青岛中小外贸企业大多数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出口贸易主要以纺织品、机电产品等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其数字化技术缺乏创新。很多中小外贸企业规模小,企业缺乏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资金及能力,而且中小外贸企业在融资上也很困难,所以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创新上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动力。企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专业化人员把对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需要把数字技术运用到智慧物流、电子支付钱包等平台和服务上,但是中小外贸企业在数字分析人才方面缺乏,现有人才的数据分析能力也不足够应对企业数字化的发展。
四、青岛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和对策建议
(一)打开企业数字经济思维
中小外贸企业对于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认知狭隘,意愿较弱,这给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了难度。这就需要打开企业数字经济思维,让企业数字化变革意愿增强,中小外贸企业要要高度重视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可能性。企业要进行内部培训,培训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概念,学习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案例。政府应该联合多部门对企业进行宣讲,并组织数字化转型带头人定期对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培训,树立企业的数字经济思维。
(二)加速数字经济赋能青岛中小外贸企业全流程
中小外贸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要重视国际贸易和数字技术的结合,借助数字技术动态跟踪贸易全业务流程。外贸企业应该购买或者研发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全流程一体化的操作和管理,赋能业务的不断升级。应加快数字经济赋能企业生产全过程,通过数字思维、数字技术应用改变传统生产模式、物流模式、报关方式、结算方式等等,实现外贸各环节数字化转型,提高外贸企业运行效率、降低企业管理风险。
(三)建立健全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企业能否在数字化转型中获得成功,人才问题至关重要。首先,企业要让员工参与到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并且学习与自己工作岗位相匹配的数字化知识,这样才能使得企业保持在数字化时代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持。第二,鼓励高校或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与数字贸易、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为外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好人才储备。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培养更多跨境电商、数据分析等创新型复合人才,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第三,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定期开展数字化技能培训,鼓励更多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促进人才多层次发展。也要为数字化人才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发展平台。第四,政府可以进一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动,建立数字人才培养基地等,形成通畅的人才输送链条,系统性地建立健全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结语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发展,推动了数字技术与外贸产业的深度融合。青岛中小外贸企业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优化了产品生产管理模式,让数字技术赋能重塑贸易环节,滨海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但是也面临企业认知狭隘、资金缺乏、对人才培养不到位、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为了促进青岛中小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应该转变企业数字化转型思维,加速数字经济赋能青岛中小外贸企业全流程,建立健全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从而推动中小外贸企业的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赋能中心”扩容,加力提速产业数字化转型[N].青岛日报,2023-10-11(001).DOI:10.28617/n.cnki.nqdrb.2023.003263.
[2]许海清,赵志辉,张超.内蒙古中小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21(04):111-120.DOI:10.13895/j.cnki.jimufe.2023.04.017.
[3]周艾丽,康振男,田翠.山东自贸试验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22(05):17-20.
[4]张雨薇.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到底怎么转?[N].现代物流报,2023-09-25(A02).DOI:10.28842/n.cnki.nwzxx.2023.000880.
[5]王文博.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平军:数字化赋能 推动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N]. 经济参考报,2022-08-31(008).DOI:10.28419/n.cnki.njjck.2022.004015.
[6]肖姿懿.中国生产型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J].价格月刊,2021(10):60-66.DOI:10.14076/j.issn.1006-2025.2021.10.09.
[7]王树柏,张勇.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路径与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19(09):40-47.DOI:10.14114/j.cnki.itrade.2019.09.006.
作者简介:周艾丽(1988—),汉族,山东临沂人,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课题: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院级重点课题(kyzd2022-14):数字经济背景下青岛市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