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化工具在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挑战

徐光敏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27期
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 644000

摘要:数字化工具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以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为例,探讨了数字化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其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合理运用数字化工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概念。然而,教师在工具选择、课堂管理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建议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学设计,注重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的教学优势。

关键词:数字化工具;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挑战;小数乘法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这些工具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为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如何有效地将数字化工具融入小学高段数学课堂,特别是在抽象概念的教学中,仍然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单元为例,探讨数字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其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提高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数字化工具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数字化工具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常见的工具包括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软件、在线练习平台等。这些工具能够直观展示数学概念,提供丰富的练习资源,激发学生兴趣。然而,应用现状显示,工具的使用程度和效果因学校和教师而异。部分教师仍倾向于传统教学方式,数字化工具的潜力未被充分发挥。同时,硬件设施不足、教师培训欠缺等问题也制约了数字化工具的广泛应用。

二、数字化工具在《小数乘小数》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直观演示:利用动画软件展示小数乘法过程

在教授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使用GeoGebra等动画软件进行直观演示。例如,演示0.8×0.6的计算过程:首先展示一个1×1的正方形,然后动态划分为10×10的网格。接着,用不同颜色标注0.8和0.6的范围,形成一个0.8×0.6的矩形。通过动画效果,清晰展示这个矩形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48个小格子,即0.48。这种视觉化的演示能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本质,加深对计算过程的理解。

(二)互动练习:使用在线练习平台巩固学习

教师可利用如"学习强国"或"一起小学学习"等在线练习平台,设计小数乘法的互动练习。例如,创建一个"小数乘法闯关"游戏,学生需要解决不同难度的小数乘法题目才能过关。平台可即时反馈答案,对错误进行分析。教师还可设置小组竞赛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趣味性的环境中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可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情境创设: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实际应用场景

利用VR技术,教师可创设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虚拟环境。学生戴上VR眼镜,进入虚拟超市,选择商品并计算总价。如购买0.5千克售价每千克38.6元的苹果,学生需要运用小数乘法计算价格。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小数乘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四)个性化学习: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精准教学

借助智能学习系统,如"松鼠AI",教师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系统会根据学生在小数乘法练习中的表现,分析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特点。例如,系统可能发现某学生在小数点位置的确定上存在困难,就会推送相关的练习题和讲解视频[2]。教师可根据系统生成的学情报告,为不同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这种精准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数字化工具应用面临的挑战

教师数字化素养不足是数字化工具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许多教师对新技术应用不熟悉,难以有效整合数字工具与教学内容。他们可能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实践经验,导致在课堂上无法充分发挥数字工具的潜力。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使用需要更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教育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确保学生信息安全,这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挑战需要学校、教师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四、提高数字化工具应用效果的建议

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数字化工具应用效果的关键。学校应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新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设计等方面,帮助教师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优化教学设计对促进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选择和整合数字工具。教学设计应注重数字工具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避免技术使用流于形式[3]。

完善配套设施是创造良好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础。学校应加大投入,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如智能白板、平板电脑等。同时,需要建立稳定的网络环境,确保数字工具的顺畅使用。

注重学生引导,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也很重要。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字工具,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数字化工具为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在《小数乘小数》等抽象概念的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字化工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然而,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的教学优势,还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优化教学设计,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当为数字化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只有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田丽红.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施[J].当代家庭教育,2024,(07):135-137.

[2]徐建平.数字化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方案研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2,(08):77-79.

[3]陈燕云.数字化教育工具赋能小学数学精准化教学[J].新课程研究,2024,(05):99-10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