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提升研究

王曼曼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35期
盐城市图书馆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服务质量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高质量发展;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策略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命题。作为城市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在促进知识传播、提高市民素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面对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如何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这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资源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是图书馆面临的重要挑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导致用户黏性不高,服务效果不佳。

2.机遇

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对公共图书馆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可能,使得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和文化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以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质量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够促进知识更新和创新思维,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公共图书馆能够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文化服务差距,实现文化资源的均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共图书馆可以作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心,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增进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支持居民终身学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需求,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高质量提升对于推动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策略与建议

1.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图书馆应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及时更新馆藏资源,引进更多优质资源,同时加强与其他图书馆、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公共图书馆应建立数字资源库,提供电子书、数字期刊、在线数据库等服务,以适应数字化阅读趋势。发展在线化服务,建立网上预约借阅、图书续借、电子阅览等功能,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服务。整合纸质图书、数字化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实现资源的互通互联,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读者的服务体验。构建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整合和开放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满足读者多维度信息获取和搜索的需求。通过对数据格式、数据存储、数据共享协议、数据定义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使得信息资源更加易于管理、查找、共享和利用。此外,图书馆还应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根据用户需求调整馆藏结构,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定制的阅读推荐、指导阅读、文献检索等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注重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包括个性化推荐服务,让读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资源。加强读者服务体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并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公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2.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服务效能

图书馆应优化空间布局,合理规划阅读区、借阅区、活动区等功能区域,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同时,图书馆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设施的舒适度和便捷性,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建设无障碍通道,增设母婴室、图书杀菌机等,提供行李寄存、轮椅、茶水、雨伞等便民服务,推进自助借还与免费WIFI全覆盖。通过合理的绿化和装饰,营造舒适、宁静的阅读氛围,吸引更多读者。现代图书馆应配备高速互联网、数字阅览设备、电子书籍等信息技术设施,以提供便捷、高效的阅读体验。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技术,将少儿馆藏与数字影音阅读相结合,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智能空间,以适应儿童的阅读和学习需求。另外,实现对馆藏纸质、数字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检索,并完整记录读者行为数据,为资源服务提供量化分析图表。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读者历史行为挖掘分析,主动推荐高质量信息内容,使图书馆服务更加主动化、智慧化。积极开展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形成图书馆服务品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加强团队建设,共同提升服务水平。调整优化学生自习使用空间,延长开馆服务时间,创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以满足读者的学习备考需求。公共图书馆可以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创新服务模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图书馆应创新服务模式,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APP等平台,提供图书推荐、借阅查询、在线阅读等服务;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利用知识挖掘技术,构建个性化的智慧服务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检索行为和需求,提供主动性、针对性、个性化的知识服务。这包括智能导航、语义检索、检索推荐、社交互动等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公共图书馆可以从单一借阅发展到多元化服务,创建适合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服务模式,如婴幼早期阅读服务、少儿阅读多元服务、老年读者阅读服务等。同时,可以通过与其他实体场馆合作,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咖啡馆等,打造“图书馆+”模式,提供综合性的文化服务。构建用户数据与数据资源之间的一对一联系,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用户画像服务模型,提供精准服务。这涉及到用户需求分析、服务理论、市场竞争与技术支撑等动力因素的综合考量。基层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社区合作,推动“互联网+图书馆”,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加强社区合作,以提供精准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创新服务模式的实施,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4.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在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过程中,人员培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图书馆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定期举办针对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涵盖系统操作、服务技巧、消防安全知识等多个方面,以提高员工的业务系统操作技能和服务效能。通过组织职工技能竞赛,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同时提升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利用线上平台邀请专家进行远程授课,覆盖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基层图书馆总分馆制等内容,以拓宽员工的视野和专业知识。可以加强与其他图书馆、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馆员积极参与服务创新和实践,并通过绩效考核和晋升机会等约束机制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另外,制定包含具体步骤和方法的持续改进方案,关注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如资源、服务、环境和人员素质,并实施监测和调整措施以确保改进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机制,加强对图书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注重领导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服务团队。公共图书馆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

总而言之,本文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服务质量的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服务质量的策略和建议。未来,公共图书馆应继续加强服务创新和实践探索,积极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原则和途径.徐珊珊.传播力研究,2017

[2]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车一鸣.中国民族博览,2 022

[3]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自助服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黄伊楠.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

[4]公共图书馆服务变革机制研究——英国启示.杨秀丹,孙广芝.新世纪图书馆,2004

作者信息:王曼曼,女(1989.2.6—),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图书馆公共服务管理

课题项目:2024年度盐城市社科基金图书情报类专项课题:基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提升研究(编号:24tsqbsk2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