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王楚童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35期
南充市建华职业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也不断形成,认知也不断提升,在初中阶段设立历史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最基本的发展演变过程,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正确的认知和评判,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体现出了更重要的价值,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传统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历史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历史教学课堂。其中,分层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可以最大限度激发每一位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给予不同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值得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探索实践。

关键词: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教学措施;

引言

就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来讲,很多老师还是秉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影响不大,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历史。还有一些老师一直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历史课堂上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课后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住历史知识,在考试中可以解答题目就行,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把历史学习当做一种任务,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此,本文主要探索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和具体应用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提供参考价值。

一、初中历史开展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适应他们各自的智力发展水平[1]。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需明确自身的教育目标,以确保全班学生均能掌握所需知识,进而促进他们在初中历史学习上的进度。初中生之间在基础知识、性格及认知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对教材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在没有实施分层教学的情况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面临相同的问题,学困生往往会因为无法理解所学知识而丧失学习动力。而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根据不同问题进行分层,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有效思考,学习困难的学生和一般学生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关注个体差异,并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正是分层教学的核心意义。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措施

(一)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不同的层次

由于每位学生具有独特的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其学习需求及兴趣爱好均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因此在实施分级教育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及接受能力,对每个学生进行适当分层。在开展分层教学时,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确保教学活动围绕学生个体展开。在实践教学启动之前,教师可通过谈话、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个体能力,并据此进行分析,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历史功底,他们能够独立分析历史事件,对各类历史事件拥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和观点;B层次学生则表现出严肃的学习态度,具备一定的历史认知基础,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将所学内容与扩展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进行相应历史事件的分析。而C层次学生则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历史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学生甚至对历史课程缺乏兴趣。因此,在明确学生群体特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例如,A层次目标旨在提升学生历史认知能力,通过独立分析并在课堂中发表观点;B层目标注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C层目标则着重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本历史知识。

(二)对历史学习目标分层,给予学生自主选择

教学设计中的分层教学目标,既体现了教学活动的趋势,也表达了教学成果的预期。教学活动的实施应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前提,而教学成功与否的评判亦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2]。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如果仍然采用“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学习无益,甚至可能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行分级教学策略并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后,教师需根据各个层次的目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

(三)实施作业分层,提高学生整体素养

课外作业在同学们复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合理安排课外作业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常规教学中,趋于雷同的课外作业并未取得显著成效。那些在课堂上未能充分吸收知识的同学们,在遇到难题时,往往陷入迷茫,难以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3]。为应对此问题,教师应在分级教学基础上,针对学生实施分层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不同水平,为他们分配合适的作业,从而促使各层次同学在自身基础上取得进步与发展。对于学业成绩较为薄弱的同学,可以赋予他们难度偏低的任务,以激发其重新投入学习的热情;对于表现出色的同学,应给予他们挑战性的任务,使他们突破自我,挑战更高难度的课题,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此点,教师应高度重视,切勿对中等水平的学生群体疏于关注。对于学业表现波动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其更多关注与激励,布置任务时务必谨慎,确保适度难度,助力他们扎实掌握历史知识。同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积极的竞争意识,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追求。

结语

初中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分层教学作为一种适应现代教育变革和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业状况,为实施分层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业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如彬.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措施探究[J].智力,2024, (07):111-114.

[2]耿亮.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措施探寻[J].智力,2023, (26):92-95.

[3]李应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1, (23):75-7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