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新媒体视角下的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视角下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广西壮族嘹歌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新媒体在嘹歌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新媒体时代广西壮族嘹歌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和互动性特点,使得嘹歌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和引导,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传承;发展
引言
壮族嘹歌是广西壮族的一种传统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壮族嘹歌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新媒体视角下的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策略,以期为壮族嘹歌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壮族嘹歌是广西壮族的一种传统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新媒体视角下的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策略,以期为壮族嘹歌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
1.新媒体与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
1.1.新媒体的定义与特点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新兴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1)数字化: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输。
(2)互动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用户可以与媒体进行互动。
(3)多媒体化:新媒体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1.2.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广西壮族嘹歌是壮族民间歌谣的经典之作,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嘹歌主要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右江、邕江和左江流域,其内容涵盖了壮族人民的生活、劳动、爱情、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嘹歌的歌词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嘹歌不仅是壮族人民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广西壮族嘹歌的曲目数量超过2万首,这些歌曲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嘹歌的演唱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演唱者通常使用壮语进行演唱,其独特的嗓音和演唱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新媒体对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传承的影响
2.1.新媒体对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极大地促进了壮族嘹歌与受众的互动性[1]。新媒体拓宽了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短视频用户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通过短视频平台,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可以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大众,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此外,新媒体还为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一些非遗传承人通过直播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嘹歌的演唱技巧和文化内涵,让更多人感受到嘹歌的魅力。新媒体还增强了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互动性。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2.2.新媒体对文化传承的挑战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新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这为嘹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机会。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也使得嘹歌的传承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例如,年轻人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这使得传统的嘹歌传承方式面临着被忽视的风险。此外,新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信息过载、虚假信息等,这也给嘹歌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新媒体对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传承的挑战,如加强对嘹歌的保护和传承、创新嘹歌的传承方式、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和引导等
3.基于新媒体的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传承策略
3.1.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有关嘹歌的历史、文化背景、表演形式等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嘹歌。此外,还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发布嘹歌的表演视频,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嘹歌的独特魅力。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13.13亿,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5.82亿,抖音日活跃用户超过6亿。这些新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可以为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广阔的平台。
3.2.培养新媒体人才
培养新媒体人才是推动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传承的关键策略之一。新媒体人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新媒体平台和工具,将嘹歌非遗文化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大众。他们可以通过制作短视频、动画、音乐等多媒体内容,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兴趣。此外,新媒体人才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在线教育平台等渠道,开展嘹歌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嘹歌非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据统计,目前我国新媒体人才缺口达到2000万以上,其中广西地区的新媒体人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培养新媒体人才对于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基于新媒体的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发展策略
4.1.创新文化表现形式
通过新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创造全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可以开发一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嘹歌体验游戏,让玩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嘹歌的魅力。此外,还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嘹歌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化体验。这些创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到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短视频、直播等,推广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12亿,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发布嘹歌相关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嘹歌非遗文化。
4.2.拓展文化产业发展
基于新媒体的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发展策略可以通过拓展文化产业来实现。例如,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嘹歌文化产品,如音乐、舞蹈、戏剧等,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消费者。同时,可以开发嘹歌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如嘹歌文化主题公园、博物馆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嘹歌文化的表现形式,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嘹歌文化体验项目,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嘹歌文化的魅力。壮族嘹歌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新媒体视角,对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新媒体在嘹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新媒体平台,嘹歌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广西壮族嘹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嘹歌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嘹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一浩.融媒体时代平果壮族嘹歌传播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3.DOI:10.27037/d.cnki.ggxsc.2023.000294.
[2]姜妲.壮族天琴文化传播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