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长时探究中的思考

李丽丽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70期
黑龙江省鹤岗市红军小学 154102

摘要:长时探究作为小学科学重要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提升带来极大推动力。对此,教师应该通过选择合适尝试探究活动主题,制定项目式学习内容,引领学生站在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感悟科学知识,保持和延续对科学探究活动兴趣,从而主动投身于项目式学习中来。本文主要讨论了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重要的推动科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阶段;科学长时探究

引言

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探究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如何在项目式学习下指引学生融入探究活动主题中学习,自然成为当代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从以上来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改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长时探究教学已成为项目式学习下发展趋势。

一、项目式学习理论基础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它在小学科学课堂实施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的项目来深入学习和探索知识,这样一来小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摇身一跃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这种教学理论是基于构建主义和实用主义理论下产生的,更致力于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扭转学生被动学习思想,使其能够围绕特定主体深入思考、大胆创作。受项目式学习理念影响,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完成知识体系构建,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与概念,并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的实施策略

(一)项目主题选择

科学教师在展开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最应先明确项目主题与目标,在结合课程特点基础上推动小学生完成项目式学习。明确项目主题与目标是项目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在长时探究中科学教师可以从教材入手选择具有探究意义和挑战性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做好长时探究教学准备工作,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实践中近距离体验科学魅力[1]。这样一来,还能提前向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与方向,指引他们正确探究科学知识,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提升。

以“凤仙花的一生”这一课时教学制定长时探究活动,落实项目式学习作用与价值。本节课围绕植物的一生经历不同生长阶段的核心概念教学,教材中设计了4个探究活动,分别是让学生展示交流种植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让学生对不同阶段凤仙花图片进行排序、选择植物生长几个关键生命点,认识植物生命周期、将观察到凤仙花植株高度进行统计。科学教师可以围绕此探究活动制定“认识凤仙花一生的成长”项目主题展开教学,此推动相关知识的获取和深度的映刻,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魅力。

(二)项目计划制定

项目式学习虽然提倡转变学生被动学习思维,但学生却不能离开教师细心以及耐心的引导,所以要想小学科学长时探究有效实施,还需要教师依据项目式学习目标与要求制定项目指导计划,将每个学生推进到项目探究过程中,从而通过项目任务完成实效有效学习、有效内化。了解地壳运动,知道地震带来地表形态变化是“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主体,可将其拆分为探究地震形成原因、分析帝真给地表带来的变化、制作并宣传防震防灾长时主题探究任务,来确保学生长时探究,并同时提升课堂活跃氛围。如此一来,小学生可以在探究活动下记录并观察地震成因,在模拟实验中终达成科学知识内化的学习目的,升华项目化教学的实际意义。

(三)实践能力培养

项目化学习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实践性,其在小学科学长时探究中的实践,不但可以保证探究时长,还能进一步发展学生项目式学习思维。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项目式学习失去科学性和严谨性,长时探究发挥着一定辅助作用,小学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探究证据、发展逻辑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时间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保障长时探究项目有效落实,进一步强化小学阶段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提升综合素养,让其可在项目式学习下投身于长时探究中来。

(四)小组合作交流

合作探究学习是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突出体现,并且还能在小学科学长时探究实践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科学教师可以将此作为完成项目任务重要形式,指导学生在相互协作与辅助过程中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从而发挥多元化思维模式,在科学项目化学习道路上保持良好状态探究,同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发展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模拟安装照明电路”项目主题探究活动,需要学生依据自己想法设计房间照明电路,进而可以连接出不同电路,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将自己想法与见解进行分享,在陈述自己观念、接纳他人观点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项目式学习探究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得小学生可以克服困难持续推进项目式学习。

三、项目式学习成果评价

小学科学长时探究实践中项目式学习,不单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挑战,客观评价既能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还能完成课堂以往教学环节调整。

以“呼吸与健康生活”项目探究活动开展而言,学生是否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保护呼吸系统的意义,都可作为评判学生和教师的标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科学课堂还可以加入家长评价的方式促进家校共育,从而有效提高科学课程项目实施的质量,形成高质量科学项目式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内容的实际应用的思维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有效教学手段,在小学科学长时探究的实践应用,可以更好推动科学教育事业改革与创新,推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本文通过选择合适项目主题、制定详细项目计划、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开展小组交流等活动,在小学科学长时探究中有效落实项目式学习,促使小学阶段学生形成探究意识与探究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孙思思.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案例设计和实践研究[N].山西科技报, 2024-07-15(B08).

[2]吴延.优化小学生科学“长时探究”的实践探索[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01):26-2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