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多感官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年级课堂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人员认识到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在特殊学校的教育领域,传统教育手段往往不能够很好地吸引特殊教育群体的注意力,尤其是对于聋哑学生来讲,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极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低下,不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综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多感官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年级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多感官教学法;特殊学校;课堂教学;应用
多感官教学法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升级换代,同时也是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尝试,该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目的是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不管是国际上的教育学者还是国内教育界都开始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如何更加高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此背景之下多感官教学法应运而生,并受到了教育研究者和实践人员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群体教育培养过程中该种方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它能够更好地满足特殊学习群体的学习要求,值得在特殊教育中不断加强探索和实践。
一、多感官教学法定义
多感官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该方法认为,人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同时调用多个感官系统,因此,通过多感官的刺激,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年级课堂的应用中,多感官教学法强调将多种感官刺激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地感知和体验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多感官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多感官教学法通过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能够更好地帮助特殊教育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相比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多感官教学法提供了丰富的感官刺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对于那些在传统课堂上可能难以保持专注的学生,多感官教学法的多样性和互动性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多感官教学法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偏好,有些学生可能更依赖视觉,有些则更依赖听觉或动觉。通过在教学中整合多种感官刺激,教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视觉学习者,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和图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对于听觉学习者,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和音频材料来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对于动觉学习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动手操作和实验活动来增强他们的理解力和实践能力。
(二)多感官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殊教育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多感官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他们在这些方面取得进步。在认知方面,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信息,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在情感方面,多感官教学法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社会交往方面,多感官教学法的团队活动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
(三)多感官教学法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实现
特殊教育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多感官教学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学环节对于有阅读障碍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和实物展示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对于有听觉障碍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手势、图表和文字说明等方式来辅助他们的学习。此外,多感官教学法的应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力。研究表明,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学生能够更好地记住和理解所学内容,这是因为多感官刺激能够激活大脑的多个区域,从而增强信息的编码和存储,例如,在教授新词汇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和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词汇,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记忆力。
三、多感官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年级课堂中的应用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设计多感官教学活动,例如,对于视觉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触觉和听觉来补偿其视觉的不足,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采用盲文书籍、触觉地图等,触觉教具让学生通过触摸来获取信息,17件教师还可以利用语音提示、声音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对于听觉障碍的学生,可以采用视觉和触觉来辅助教学,使用手语、图像、动画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注重优化课堂环境
在利用多感官教学法进行特殊教育时,教师应注重课堂环境的设计,营造适宜的多感官学习氛围。教师要认识的课堂环境不仅包括教室的物理环境,还包括教学资源的配置。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色彩鲜艳、富有层次感的空间,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配置声音游戏、触觉玩具、香气瓶等多种感官教具,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还可以通过音乐、灯光、气味等多种手段,营造不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教师专业技能培养
教师应加强多感官教学法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因为多感官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感官教具和教学策略。这就要求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学习和交流多感官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教师也需要通过自学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教学效果。
(四)完善评价反馈,引导家长社会参与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多感官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在多感官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并做到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引导家长和社会参与其中,家长层面应了解和支持教师的教学方法,并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多感官学习环境,社会层面需要关注和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为学校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共同推动多感官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多感官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通过对特殊教育群体的各种感官进行有效的刺激,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体验,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直观的形式与教学内容和教师进行互动,从而达到深入了解和记忆的目的。作为特殊学校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多感官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性,为学生设计出更多富有生动创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并在未来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为特殊教育群体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杜红.多感官教学法在特殊儿童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3(9):175-178.
[2]张艳.影视资源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验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11):71-76.
[3]陈婷.利用多感官教学法提升盲生语文写作技能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