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语境理论的农村薄弱学校初中英语高效词汇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王永锋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77期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雷中学 福建龙岩 364116

摘要:本研究探讨如何基于语境理论优化农村薄弱学校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学生记忆困难、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基于语境理论,研究提出了四种词汇教学策略:创设真实语境、通过语境猜测词义、分类教学以及运用文化语境。通过这些策略将词汇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和文化背景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词汇记忆和应用能力。语境化教学能有效改善学生的词汇学习困境,增强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特别适合资源匮乏的农村薄弱学校。

关键词:语境理论;农村薄弱学校;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面临着资源匮乏、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记忆效率低等问题。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然而,由于农村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词汇学习变得更加困难。传统的机械记忆方式导致词汇记忆效果差,学生难以灵活运用。语境理论的引入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词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义,增强记忆效果。语境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帮助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内容,从而提高整体英语水平。这一策略尤其适用于农村薄弱学校,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词汇学习困境。

一、语境理论概述

(一)语境理论的定义与发展

语境理论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马里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他认为语言和环境密不可分,语言的意义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被准确理解。随着研究的深入,英国语言学家弗斯进一步阐释了这一理论,指出词汇的意义不仅存在于单独的句子中,而是通过与语篇、上下文以及具体的交际场景相互作用而得以实现。这一观点揭示了语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语境可以被理解为特定的语言环境或背景,它影响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在语境理论的框架下,词汇教学不再仅仅是孤立的记忆单词的拼写和意思,而是要结合上下文,通过实际的语言交际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含义和用法。语境理论在外语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语境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语境可以为词汇的学习提供真实的语言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多义性和具体用法。例如,当教师教授某个新词时,不仅仅是给出词义,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句子或对话来呈现该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词汇的实际意义和用法。通过语境,学生能够推测出词汇的意思,并在不同的场合下灵活运用所学词汇。

二、农村薄弱学校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一)存在的问题

1.词汇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在农村薄弱学校,词汇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机械记忆法,教师通常通过简单的词汇表、抄写、背诵和默写等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帮助学生记住一定数量的单词,但由于缺乏真实的语境和实际运用,学生往往不能灵活使用词汇。课堂上,教师缺少互动性和趣味性的词汇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词汇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和动力。

2.学生词汇记忆困难,易遗忘

词汇记忆的困难是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学生在学习新词汇时,由于没有结合实际语境,只能通过机械背诵来记忆。这种记忆方式效果不持久,学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遗忘所学词汇,出现“课上记住、课后遗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3.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设备落后

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尤其是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缺少多媒体设备、图书和其他辅助材料。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往往没有足够的电子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语音教室等,教师只能依靠黑板和课本进行词汇教学,无法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资源的不足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学生缺乏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

大多数农村学生在词汇学习中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通常只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而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策略。学生很少运用词汇卡片、联想记忆法或语境猜测等策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此外,学生在课堂之外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少,这进一步限制了他们对词汇的巩固和运用。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农村语言环境限制

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接触英语的机会,他们的语言环境完全以汉语、甚至地方语言为主。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之外缺少使用和练习英语的机会,尤其是在词汇方面,学生很难在真实的语境中巩固所学词汇。与城市学生可以通过英语补习班、外教课程或英语文化活动提高词汇量相比,农村学生的词汇学习受到极大的限制。

2.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许多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上,忽视了语言学习中的实践和运用。教师多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形式教学,轻视了词汇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由于缺乏对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深入理解,教师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导致词汇教学效率低下。

3.缺乏多样化的词汇学习资源

在教学资源上,农村学校的图书馆缺乏英语读物、词汇练习书籍或多媒体资源,学生无法通过丰富的学习材料来提高词汇量。教师也缺少教学辅助设备,如投影仪和互联网资源,难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学生接触到的词汇有限,学习体验单调乏味,无法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

三、基于语境理论的词汇教学策略

(一)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农村薄弱学校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真实的语境,以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应用词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家庭购物、学校活动、问路、就餐等,利用这些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词汇教学。例如,在教授与购物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购物场景,鼓励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的角色,运用新学到的词汇进行对话,诸如“buy”(购买)、“price”(价格)、“cashier”(收银员)等。这种情境化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实际用法,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枯燥的词汇记忆变得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英语绘本、音频、视频等,进一步加强词汇教学的语境创设。例如,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和词汇水平的英语绘本,如《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好饿的毛毛虫》)等。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学生能够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下自然地学习与食物、时间等相关的词汇,如“apple”(苹果)、“cake”(蛋糕)和“butterfly”(蝴蝶)。在观看与词汇相关的影片或听音频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角色对话感受词汇的运用场景,从而增加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二)通过语境猜测词义,培养语感

语境猜测词义是一种在实际语言学习中十分有效的策略,尤其是在学生面对陌生词汇时,教师可以通过语境引导学生进行词义的猜测,从而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各种语境,通过不同的上下文关系,让学生在实际使用中理解词汇的含义。例如,教师在讲解新单词“tiny”(非常小的)时,可以通过句子“The germ is so tiny that we can’t see it with our eyes”(细菌非常小,我们用肉眼看不见)让学生通过因果关系猜测出“tiny”表示“小”的意思。学生在猜测过程中不仅能够体会到单词的含义,还能够通过反复的使用和上下文的推测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关系来理解词义。例如,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句话:“Tom is tall, but his brother is tiny”(汤姆很高,但他的弟弟很矮小)。学生可以通过对比“tall”(高)与“tiny”之间的对立关系,推测出“tiny”的具体意思。在语境的帮助下,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的提示,逐渐培养出良好的语感,提升对词汇的掌握能力。

(三)分类教学,注重词汇主次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词汇的使用频率、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场景,将词汇分为核心词汇和次要词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分类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集中精力掌握那些在实际交际中使用频率高、具有较强功能的核心词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先重点讲解核心词汇,并在不同的语境中多次重复这些词汇,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像“important”(重要的)这种高频词汇,教师可以在各种日常生活情境中使用,诸如“It is important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on time”(按时完成作业很重要)或“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y”(健康比金钱更重要)。通过不断变换情境,学生可以多次接触并使用这些核心词汇,逐渐掌握其用法和含义。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次要的词汇,教师则可以采取简要介绍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类词汇可能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或者仅仅适用于特定场合,如科技类或专业术语。为了避免浪费课堂时间,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外作业或阅读材料中让学生自行接触这些词汇,并在需要时通过课本注释或字典获取理解。例如,像“astronomy”(天文学)这样的词汇,学生可能不会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因此,教师可以简要解释这个词的意思,并通过补充阅读材料或课后练习,让学生在适当的时机进一步了解它的用法。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词汇,又不会在课堂上过分占用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文化语境,增强跨文化理解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基础含义,还应通过文化语境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使用差异。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许多词汇的实际使用往往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多层次含义。例如,像“thank you”这个简单的词汇,虽然在中英文中都表示感谢,但其实际用法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明显差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在家庭内部或亲密关系中使用“谢谢”的频率相对较低,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普遍会在各种场合下频繁使用“thank you”,包括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中。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对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词汇的使用场景,并提高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沟通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基于语境理论的词汇教学策略研究,本文提出了四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这些策略不仅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场景的结合,还强调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理解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在更广泛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分类教学和语境猜词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和应用能力,而文化语境的引入则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跨文化认知。尽管农村薄弱学校的资源和教学条件较为有限,但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得到了明显提升。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优化这些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瑞.运用语境理论优化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4(8):95-96

[2]张梅.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4,(Z1):36-38.

[3]邱英.农村初中英语词汇语境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5):59-61

[4]陈雄建.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2,(13):22-24.

[5]孙铭英.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一).山东省威海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中学;,202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