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杨子昕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79期
南宁市宏德高级中学 530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标对高中音乐教学提出新要求。传统高中音乐教学存在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问题。音乐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原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以及具体策略,包括作品欣赏、激发兴趣、创新教学形式和加强教师指导等方面。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高中音乐教学面临新挑战。传统教学常以应试为导向,教学方式单一,对音乐作品内涵挖掘不足,学生缺乏深入的音乐体验。这导致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难以有效提升。新课标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音乐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深入研究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必要。

一、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原则

以审美为核心原则。高中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的美感传递给学生。无论是欣赏经典作品还是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都应注重挖掘音乐中的旋律美、和声美、节奏美等[1]。

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展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喜好不同,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音乐选择,如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

音乐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要将音乐的技术知识与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相结合。如在讲解中国民族音乐时,联系各民族的风俗文化,让学生理解音乐与文化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

二、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通过音乐学习,学生能够感知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的美妙组合,培养对美的鉴赏力,使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与意境,从而提高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对生活中的美有更敏锐的感知。

培养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音乐核心素养涵盖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多方面。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激发,情感得到陶冶。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文化包容意识,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更好地发展,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2]。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有利于文化的传承。高中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等音乐形式时,能够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传统习俗等,进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三、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通过作品欣赏,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教学中,作品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欣赏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作品,学生能够感受音乐要素的独特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从而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力。这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个性化的审美标准,增强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热爱,为全面提升音乐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以高中必修一课本中的《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为例,在欣赏这一作品时,学生首先会被其宏大的气势所震撼。从音乐要素来看,强烈的节奏变化如同汹涌的浪潮,层层推进;激昂的旋律线条,如同破晓的曙光冲破黑暗。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能感知到这些音乐要素的美妙组合,还能深刻体会到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之情,从而提升自身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2.激发音乐兴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音乐世界,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当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时,他们会更深入地去了解各种音乐形式、风格与文化内涵,从而全方位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知识的掌握、音乐技能的提升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等。

课本中包含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这为激发学生兴趣提供了良好素材。例如中国传统的京剧作品,如《贵妃醉酒》选段。教师可以先从京剧独特的服饰、妆容、舞台表演形式等视觉元素入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这种趣味引导下,会逐渐对京剧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去了解京剧的行当、流派、唱腔特点等音乐知识,尝试模仿演唱或表演,他们的音乐素养,像音乐知识储备、表演技能以及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等都会得到显著提高。

3.创新教学形式,强化学生文化理解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教学里,创新教学形式对于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意义非凡。传统教学形式难以满足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深入探究的需求。创新教学形式能够打破常规,采用新颖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不同音乐文化背后的历史、民俗、价值观等,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领略多元文化的魅力。

创新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融合的方式,当讲解印度音乐时,除了播放传统的印度音乐作品,还可以展示印度的宗教建筑、舞蹈画面以及民间生活场景等,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多方面感受印度音乐文化。这种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不再孤立地聆听音乐,而是深入理解印度音乐与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强化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

4.加强教师指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指导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准确的方向引领、深入的知识讲解和恰当的方法示范。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掌握音乐技能、提升审美感知,从而全面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在课本中的合唱曲目教学时,如《黄河大合唱》,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作品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在音乐技巧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握不同乐章的节奏、音准、力度变化等。在演唱时,教师示范如何通过声音表达出作品中的情感,像在《保卫黄河》乐章中唱出激昂的战斗情绪。

结语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且重要的任务。通过作品欣赏、激发兴趣、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师有效指导等多方面的努力,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音乐素养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高中音乐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袁晋芳.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3(8):133-135.

[2]张瑚.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路径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9(9):36-3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