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石油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本研究聚焦石油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剖析二者在价值观念、管理理念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互补性、共促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石油行业面临转型创新压力,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为石油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深厚底蕴。经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提出融合路径,如提升企业文化自信、增强员工凝聚力、打造企业文化名片等,研究显示,融合文化可推动石油行业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石油文化、中华文化现代转化提供新思路与案例,其文化融合将为国家能源经济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石油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创新;社会责任
引言
全球化与科技发展使各行业面临挑战与机遇,石油行业作为能源保供支柱正变革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影响力深远,石油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是行业发展需求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必然。二者融合能为石油行业提供新发展理念与模式,赋予传统文化新意义,深入研究这种融合可促进文化间相互作用,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在此背景下,论文将剖析二者交汇点,探索互补关系与应用路径。
一、石油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突与契机
在新中国石油行业80余年的进程中,石油行业文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在不停的发生碰撞与融合发展,碰撞揭示出二者于价值观、发展理念以及社会责任层面的深层次矛盾,融合展现了石油行业作为国之大者的担当与追求。石油行业是国家能源的支柱产业,对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着基本支撑,是提高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奠基石,在风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没有实现大面积普及的情况下,工业产业赖以生存的动能补给方式。行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要追求效率与利润,在某一阶段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和谐理念之间存在冲突,这种冲突与行业的技术性支撑有着很大的关系。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全人类的共同奋斗目标,忽略这一目标,不但与人类的生存、社会的舆论、员工的思想观建设背道相驰,而且将企业的发展置于不可逆的反面教材下,于此情形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强调和谐共生的思想恰好为石油行业提供了反思与转型的契机。
处于冲突的大背景下,对这两种文化的融合加以探索,可为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道德观念与生态智慧着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强调与现代社会不断增强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契合。石油行业充分借鉴传统文化智慧,提高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意识,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和运营管理当中,借助构建以传统文化为支撑的企业价值观,能够激励员工积极投身于可持续发展实践,让员工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也对社会责任和生态效益予以兼顾,这种文化的融合不但能缓和行业与社会间的矛盾,而且可为石油企业塑造更为积极的社会形象,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吐哈钻井公司倡导绿色发展,应用泥浆不落地技术、推行环保钻井液体系、大力推广油改电、严防跑冒滴漏现象,这些做法既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又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塑造了新时期石油行业新形象。
二、融合路径与实践策略的探索
有效的文化融合并非仅仅体现于理念的整合,其更需在企业的实际操作里展现出确凿的成果。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在秉持文化自信的根基之上构建契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全新企业文化。石油行业的传统文化是以玉门钻井队长“铁人”王进喜、大庆石油“三老四严”等为鲜明旗帜的石油文化,吐哈钻井公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玉门石油,经历了解放战争时期的能源补给,为新中国的石油行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设备、技术支持,发现并发展了吐哈油田、长庆油田、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内对外国家实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也是检验企业是否具有长期稳健发展的基本要求,石油行业将生态保护与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这一举措不仅能够营造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氛围,还可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使员工在生产生活中更具使命感,以思想自觉提升行动自觉,将环保理念、行动转化为自发行为,提高道德底线,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齐心协作,共同推动企业于新时代背景下达成更高质量的发展,这种以文化为引领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构筑独特的优势,进而实现长远发展。
推动石油行业朝着绿色转型迈进,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之中寻得平衡点,石油企业将传统文化的生态观念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相整合,便能够开发出契合环保标准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这种创新不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够回应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期望,石油企业在研发进程中可引入传统文化里的可持续理念,借助循环经济和资源再利用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削减对环境的影响。技术与文化的这种结合,会为行业注入崭新的活力,促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崭露头角。推进一线钻井队负责人落实属地责任,将各项环保政策、措施落地落实,避免空喊口号的不切实际行为,对生产生活的废水、废弃、废渣等实行全方位管控,以自觉行动接受人民群众、当地政府的监督,实现环保理念的入脑入心入行动。
2023年,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石油精神重要批示,以“纪念铁人诞辰100周年”为契机,坚持以文化引领塑企业形象、以文化氛围聚企业活力、以文化转化促企业发展为目标,认真开展文化探源工程,全力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为企业发展蓄足能量。依托企业文化基地,与各兄弟单位、当地政府等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活动,引导员工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石油先进精髓,在思想层面达成文化的融合。运用这种方式,能够助力员工在日常工作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认同感和行为规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融合路径的探索还需要借助现代管理工具,在此过程中,行业的党政工团及技术、设备、管理等之间的合作极为关键,其能够为融合实践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与政策指导。
结语
石油行业转型创新之际,融合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响应行业新需求,也是弘扬民族文化自信,探索融合路径与策略,企业可兼顾效益、责任与生态保护。这种文化交汇创新能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文化传承开辟新空间,全球化浪潮下,石油行业文化建设关联企业未来,更关乎国家经济与文化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明辉.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2020,36(4):45-52.
[2]李志强.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2021,43(2):78-85.
[3]张晓明.文化自信与企业发展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19,37(1):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