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胡蝶菲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82期
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 湖北武汉 430010

摘要:日常的积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学生需要注意生活的细节,一点一点积累,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鉴于此,为了实现此项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条件下,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写作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只讲解写作框架,而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与当前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对此,教师应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理念,整合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法,在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引入情境教学法,优化写作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首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秉承革新理念,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这也是推动语文课堂写作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方式。而且教师在教学的情境中发现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教学方式,能成为一座连接学生的桥梁,给学生和教师展开充分沟通和互动的机会,写出绝佳的作品。

其次,针对目前语文写作现状可以看出,一部分教师还会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展开教学活动,时间久了,学生就会认为课堂就是灌输知识的场所,写作也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该明确语文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展开教学。争取在写作环节唤醒学生、鼓舞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愿意学习,这样才可以将情境教学法的趣味性、实践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加以体现,让学生顺利走入趣味十足的写作大门。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单元主题展开情境教学

写作教学中除了记叙文的写作外,还有一种文体学生可以接触到,那就是说明文。说明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训练才可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结果。为此可以借助网络数据等渠道查阅资料,抓住事物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明确自己所要说明的目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训练生命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经过单元主题分析,明确的知晓学生对说明性文章的写作还是不熟练,难度系数很高。对此,教师不要讲述理论性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去选择一些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具体设计如下,情境教学的开展环节,教师可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入其中,“同学们,请说出你自己所熟悉的三种事物并排序?”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事物进行种类划分,分成了动物组、植物组和物品组。接着,再让学生去回忆课文中《太阳》的作者,用什么方法将太阳介绍清楚,启发学生去思考。同时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新奇的题目,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晓这篇文章讲的内容是什么。比如《种子的旅行》《灯》《恐龙》等。因为是说明性的写作主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拟定文本的主题,进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最后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并给出建议。

(二)关注重点,引入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的开展环节,教师的习作教学要有整体意识,也就是说根据新课标的相关准则对小学习作的内容展开充分地了解,明确地知晓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素养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才能准确地找到写作的方向。其次,写作教学要务实。也就是说每一节课的训练都要有对应的训练方向,重点突出,难度突出,以便提升教学效果。如果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范文。范文不是随便选择的,尽量选择优秀的名人名家作品,引用这些范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再通过讲、练、评等多方面的融合,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再结合情境教学法的融入,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飞速提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一内容。跟之前的习作相比,这次的习作有着明确的特点要求。首先,身边有特点的人就需要将这个人的特点描述出来。其次,学生写的过程要有顺序性。最后,要表达出对这个人有什么样的情感。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学生根本就不会关心自己身边有哪些有特色的人,即使关注到了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写。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找到一个比较具有特点的学生,让他表演这一特点。班级内就有一个学生特别地唠叨,就可以让学生将这一唠叨的特点在课堂上表演出来……表演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回忆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回忆:从起立、回答问题、回到座位,全程的嘴就没有闲着过……所以,通过这名同学的精彩演绎,学生就能明白唠叨的人在平时的多种行为中都可以得到展现,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多个方面入手。

(三)基于实践教学,设计情境手段

利用教材突破习作的难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指出习作的方向。也就是说从单独的习作走向整体的构思,从模糊的概念走向精准的定位,进而使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找到写作的方向。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电影,通过这一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展开想象。整节课要抓住“想象奇妙”这一习作的要求,准确地把握故事的三要素,科技、生活、奇特经历等。接着教师再联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搭建可行性的支架。也就是说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完对应的内容后,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框架,如果不知道如何完成,可以借助《蜜蜂》这一篇课文让学生找到写作的框架。等到学生搭建完成后,教师再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本节课习作的要点与自己设计的支架是否一致?引导学生反思,开展高效的互动。本身课堂就是一个求知的课堂,成长的课堂,教师所设计的情境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成长、学到大量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创新性的眼光实现课堂的推进是必然要求。教师应该正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准则,融入真情实感,利用情境教学设计新颖课堂帮助学生构建更多的写作思路,以便为学生的习作教学提供更多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钟小红.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

2024,(27):63-65.

[2]纪荣梅.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4,(17)

:72-7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