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聚焦写作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实践探索
摘要:课堂小练笔就是指“随同课堂的练笔”。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课堂上灵活高效运用课堂小练笔能够对语文写作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和创新思维,摆脱刻板僵化的写作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想象空间,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体会语言表达的魅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深入挖掘其中的写作因素拓展丰富多元的写作训练契机。为此,本文针对这一主题展开探索,希望以此提升写作课堂效果,提升小学生综合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能力;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
一、小学语文开展课堂小练笔的重要价值
(一)丰富写作教学模式,提高写作技巧
课堂小练笔作为一种伴随着课堂、有目的、有计划、有设计的小活动,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一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种简短高效、针对性的课堂练笔活动可以把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即时所想、即时所感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体现了一定的“即兴性”。小学生恰好处于喜欢表达自己想法的阶段,让学生把课堂上触发的感悟、引发的思考写下来,比直接给定学生写作任务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练习自主性。
(二)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习迁移
课堂小练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迁移,写作方法的迁移,认知结构的不断改进完善,还能变通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不同课文类型之间的练笔、不同形式的练笔,不仅能活跃写作思维,还能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开拓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堂小练笔,不单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而且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与思考,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与分析能力。
二、聚焦写作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实施策略
(一)确立练笔目标,明确练笔标准
教师应课堂作为开展小练笔教学的主要阵地,在练笔教学开展之前制定出明确、规范的教案,并制订细致、严格的要求,确保练笔训练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发挥课堂小练笔的重要价值。
首先,需要使用专门的练笔本,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方便学生和教师随时翻看,随时反思,提升练习效率。并要求学生在专用练笔本中规范书写练笔内容,不仅可以凸显小练笔特色,还可以增强随文教学规范性。其次,要规范练笔格式,教师需要对练笔作业进行多样化的格式设计,可按照一练一题的先后顺序注明序号及题目,把本课练笔内容记入练笔本中。[1]也可按教学单元概括出不同的练笔形式,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美观的“手抄报”开展生动有趣的小练笔。一个学期结束,学生积累出一本自己动手制作的设计美观的练笔本,也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对小练笔的兴趣,还能随时翻阅练笔内容,欣赏和分析练习成果,并从中总结和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此外,教师还可以精选佳作展出,供其他学生、教师观摩欣赏,以此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和动力。
(二)精选选文内容,巧设训练环节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丰富的经典文本,其语言精彩纷呈,这是启发学生展开小练笔的好时机。教师可以精选教材中经典段落和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模仿练习,由此巩固语言知识点和提升仿写技巧。[2]
比如,在开展《花钟》一课教学时,在第一段落中,作者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描述各种花朵开放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重点分析文本中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引导学生在在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基础之上,对作者所使用的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描写方法进行分析与领会。然后,教师还要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段落尾部省略号的用意,并告诉同学们: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花朵会在不同的时间盛开,它们的秘密等着我们去用心发现。最后教师可以运用课件演示文本外的其他花朵盛开的时间:美人蕉是下午2点开放,下午1点凤凰花开放了,叶花蝴蝶在上午10点钟盛开,仙人球花上午11点开......然后,邀请同学们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去依次仿写以上这些花朵的开放时间以及如何开放的,并尝试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练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部分同学能熟练使用仿写方法。
(三)选择介入时机,激发参与兴趣
针对语文课文中的设置悬念的选段或结尾,正是介入课堂小练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比如,开放式的结尾或悬念情境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激发其丰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发展。此时,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引导学生以话题为中心开展小练笔活动。[3]
比如,在进行《狼牙五壮士》教学时,当故事情节到达高潮,当五壮士奋身跃下悬崖的时候,天空中传来了勇士们宏亮的口号声,这口号声一定让那些包围狼牙山的鬼子和伪军们着了慌,接下来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这一定也是学生们好奇和想知道的。为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个悬念介入一个小练笔练习:战土纷纷跃下悬崖,敌人又将有何反应呢?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为课文结尾补充这一情节。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大胆发挥想象力,畅所欲言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设想,设想接下来的剧情该如何发展。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给出了不同的结局设想,并将自己的情节设想记录下来,圆满完成练笔任务。随后,教师还以小组为单位,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习作,并给予针对性的点评,以此锻炼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
(四)因材施教,注重分层训练
在开展课堂小练笔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开展分层训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求,独立选择符合自身优势的练笔任务。
比如,在《桂林山水》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的经典语句和关键形容词“清、静、绿”,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家乡景色开展仿写练笔。在具体的练笔任务分配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写作水平将其分为ABC三组,然后依据任务难易程度依次分配练笔任务:针对A组学生要求最为印象深刻的一处景色,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最少四个形容词,以及排比句式,生动表达景物的特点,并要求蕴含丰富情感和一定思想;针对B组学生要求写出一段文字,运用至少4个合适的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述景色的优美之处,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叙述;针对C组学生,要求写出一段描述家乡风景的文字,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以及至少3个合适的形容词准确地描述景色的特征。通过循序渐进的分层练笔任务设计,确保每个学习层次学生都能获得充分训练,进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
结论
总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分析、理解能力,是作文教学的有效补充。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课堂小练笔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选择合适的练笔切入点,实现作文教学与课堂小练笔的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持续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文静. 读写结合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策略[J]. 新智慧, 2021(35):3.
[2] 靳璐. 关于小学中段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策略的思考[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20(10).
[3] 毛凤梅.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教学策略[J]. 2020.
[4] 吴雪霞. 依材取法,读写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年段学生课堂小练笔的实践探索[J]. 新教育(海南), 2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