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为例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特点阐述了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和意义,构建了包括三个体系、四个模块的较为完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贯彻该体系的手段和路径提出了构想。
第一段:教学基本建设
教学基本建设是确保学校教学活动与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石,对于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也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尺。
因此,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及高校主管部门始终将教学基本建设置于重要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并强化领导力度。他们重视对教学基本建设的检查与评估,以此作为推动教学基本建设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不断提升其质量与水平。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硬件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升本、评估及扩大规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在教学软件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软肋”和瓶颈。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素质亟待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缺乏鲜明特色,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课程与教材建设相对薄弱等方面。对于新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而言,这些问题尤为突出且不容忽视。
若要实现学院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有计划、有系统地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因此,学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在教学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1.学科专业建设是教学核心,需紧密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师资与课程建设、科研活动、教材编写、实践教学及教学改革等多方面工作,发挥其引领作用,全面促进各项目发展。
2.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基础的关键,需遵循“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顺”原则。为此,应制定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加速学科带头人培养,强化梯队建设。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完善聘用管理与考核机制,营造吸引、留住及促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打造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高效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团队。
第二段:教学基本建设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层次加强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我院学科专业建设紧贴学校定位与社会需求,坚持“调结构、扬优势、扶新兴、促交叉、强融合、突重点、提水平、铸特色”的战略导向,在凝练方向、汇聚队伍,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和特色学科。具体措施包括:
新兴与交叉学科发展:积极探索新兴领域,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掘新的增长点。
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强化管理,优化学科布局,适度拓展基础、社科、人文领域,实现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
制度创新与管理机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引入竞争,强化过程与目标管理,完善责任制,设立奖励基金,激励优秀集体与个人。
分级分层次建设:针对新专业、承点专业、传统专业,实施分级建设策略,全面提升学科专业水平。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旨在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推动学院持续发展。
2.以“双师型”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构建具备工程应用特色的教师队伍,学院聚焦“双师型”教师培养,即教师需兼具教学精湛与工程实践能力强特质,以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具体措施包括:
学科导向队伍建设:以学科发展为引领,重视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的培育。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力度引进顶尖人才,同时注重内部人才的深度培养。
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持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学院特色与发展的人才吸引、稳定及高效利用机制。
这些举措目的是打造一支既精通教学又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管理历经巨变,诸多国外先进理念如“虚拟建设”、“伙伴关系”、“项目多赢”等已融入国内实践。当前,在建设的热潮中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教训,这对我们工程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及时总结,建立案例库,借鉴MBA培养模式,引入案例教学,通过角色情景模拟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使我院工程管理教育既具科学性又富艺术性。
4.新应用教学方法。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因其强烈的实践性,要求教学方法必须超越单纯的课堂讲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就业导向教学:紧密围绕就业需求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学与行业的需求无缝对接。
课堂与现场结合: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融合,利用建筑构造实训室等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识图与绘图训练,加深理解。
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知识点的能力,通过复杂任务的实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与职业匹配:使实训作业与真实职业工作过程相匹配,模拟职业场景,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段:总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要缩短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高等教育应以服务社会经济为根本宗旨,以职业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基础和评价标准,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这门课程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具有深远意义。课程改革应聚焦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所学知识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通过优化教育内容,引入最新行业标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实用的制图与识图技能。
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如结合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改革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22—2023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冀教高函[2023】12号):基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为例;课题编号2022GJJG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