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文旅融合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段志勤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198期
山西省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丰富文旅文化资源,应积极运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理念,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本文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针对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深入剖析,为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提供实践路径参考。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前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新动力,文创设计会秉持创造力与创新理念,重点涉及文旅、广告、影视、艺术等多个领域。在文旅行业中,文创设计通常会与景点特色、历史文化、城市背景等元素相融合,不仅为消费者提供较为新颖的审美体验,还能通过文创产品体现城市特色,起到宣传作用。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响应行业发展趋势,以产教融合模式培养文创设计人才,为促进文旅行业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1文旅融合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

1.1创新驱动新兴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特点在于艺术创造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文创设计人才则是艺术创意源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美术设计相关专业人才,运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赋能教学内容的提质增效,结合实际项目,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实践体验,由此激发其创新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高职院校还需积极与当地文化创意产业达成长期合作,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的同时,弥补文化创意产业优秀人才空缺,为社会输送复合型文创设计人才,进而推动文创行业创新发展[1]。

1.2创造特色文创作品

现阶段,文创产品类型逐渐丰富,各城市文旅也在结合当地特色,创作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作品,旨在宣扬城市特色,为消费者带来别具一格的文旅体验。随着人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其要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为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需加强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基于此,为提高文创艺术产品设计质量,应采用产教融合方式,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带领学生走进文旅,了解文旅文创设计理念,结合自身专业技能与个人优势,使文旅文创产品更加多样化,且更具地方特色,以此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艺术产品创作水平。

2文旅融合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2.1拓展创新思维,培养创业理念

高职院校是优秀专业技能人才的孵化基地,教师的教学策略应积极践行专创融合思路,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秉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在夯实学生美术设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拓宽其艺术设计视野。为提升教学品质,学校内部可组织创业指导教学团队,运用产教融合理念,与当地知名文化创意企业达成合作,并邀请相关专业者,为开展学生文创设计创业指导。因我国部分城市文创产业发展不完善,且文旅市场狭窄,存在美术设计专业学生较多,但没有对应实习场所的情况。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学校内部可通过组建文创设计工坊、工作室等创业教学手段,以实践任务作为驱动,激发其创造力。同时,与当地文旅部门达成合作,将文旅部门文创设计项目引入课堂,使其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培养创业能力,进而促进文旅行业创新发展[2]。

2.2强化主体地位,激发创新热情

随着教育行业的深化改革,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步,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强化其学习体验,进而促进产教融合效果。例如,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为美术设计专业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高职院校可积极与创意设计产业组成联盟,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开设文创设计相关课程,围绕景区特点、旅游文化等方面,加强学生对文旅行业的认知。同时,为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可站在其发展角度,为其提供文旅文创作品孵化与商品化为一体的实践平台,使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培养其职业自信心,帮助其明确就业方向。

2.3发挥职业优势,促进产教融合

近些年,文旅行业进步突飞猛进,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文创产品的形式与内涵也逐渐丰富,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要求文创设计人才需具备较高的创新觉悟,以此设计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文创产品。

目前,文创设计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人员配置简单,难以承接要求较高的文旅文创设计项目。基于此,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持久发展,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深化产教融合,规范高职院校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方式,立足行业发展宗旨,促进地方政府,高职院校、文旅行业、非遗企业四方联动的产教融合成效建设。将旅游文化、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作为学生文创创意灵感,结合数字孪生、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强学生文创设计专业能力,并为其提供多元化实践机会,以产教融合为基础,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文创设计人才,以此推动地方旅游经济,促进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

2.4结合校园文化,切入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教学理念,已经得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认可,并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为提升文创设计培训效果,教师可从校园文化入手,在校园中挖掘文创设计资源,通过文创企业入校园、非遗大师进校园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校企融合中,从前期培训教学,到中期设计实践,再到后期文创产品生产,形成一条完备的文旅文创产品设计产业链。

2.5多元化全方位,提高融合效果

为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定位,高职院校全方位深化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可与文旅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聘请国大师、企业技师为客座教授或兼职讲师,为学生开展专创融合性较强的实践培训课程,可结合实际文旅文创设计项目,带领学生分析成功案例,进一步了解文旅行业发展特性,便于学生掌握行业特点,结合自身专业能力与设计优势,创作出更具文化内涵的文旅文创产品,不仅能够丰富文旅文创艺术品类,还能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价值,促进城市旅游文化发展[3]。二是,促进校企合作。因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相关企业层出不穷,为提升产教融合效果,高职院校可与相应企业达成长期合作。一方面,可对学校内美术、设计相关专业教师,定期开展实践培训,使其掌握最新行业资讯与专业技能,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带来高质量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将优秀毕业生,输送至文化创意企业实习,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弥补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空缺,逐步加强校企之间多形式合作,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结论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行业发展需增加文化输出,运用文创产品为人们营造创新文化体验。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教学工作,通过与企业共同研发文创设计课程,完善教学培训结构,拓宽实践路径,能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文创设计能力。使其成为具备创新思维与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文旅行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平.基于产教融合项目“上海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河北画报,2022(14):118-120.

[2]刘第秋.交旅融合视域下旅游文创设计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重庆交大毕业设计教学为例[J].装饰,2020(5):130-13.

[3]吴文娟.新媒体时代文创包装设计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12):164-16516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