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短视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重影响分析及积极干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短视频以其生动、快捷、碎片化等特点,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短视频的广泛使用,为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对短视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重影响分析及积极干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短视频;大学生;心理健康;双重影响;积极干预
短视频凭借其碎片化、即时性、社交性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短视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大学生短视频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焦虑、社交恐惧和网络成瘾,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主体的认知偏差、心理问题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网络成瘾的特殊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采用积极干预策略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干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短视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重影响
1. 短视频的内容类型对认知的影响
大学生偏爱反复观看的短视频内容广泛,包括滑稽娱乐、美食烹饪、时尚美妆与知识科普等各类题材。从理论视角审视,各类短视频内容对大学生认知产生着各异的影响。搞笑娱乐类短视频在大学生忙碌的学习间隙提供了一抹轻松,但若沉溺其中,可能削弱他们对深入知识的探索,从而影响理解的深度与专注力。美食制作类短视频对大学生吸引力巨大,能点燃他们对烹饪的热情,却也可能导致他们过于迷恋美食,进而对健康饮食的均衡产生忽视,潜在地影响其对健康认知的理解。知识科普类短视频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但这种学习方式的碎片化特性,虽便于快速获取知识,却可能对构建系统性知识体系构成挑战,犹如散珠散落,难以形成连贯的智慧链条。
显而易见,短视频内容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着双面效应。一方面,短视频以其独特魅力吸引大学生,丰富了他们的认知图谱,引导兴趣焦点和需求导向;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分散注意力,影响健康观念,阻碍知识体系的构建。大学生在享用短视频提供的知识盛宴时,应深思如何高效构建并强化知识体系,这是信息时代下大学生所面对的关键课题。
2. 短视频使用习惯影响情绪
大学生巧妙运用短视频,借助轻松幽默内容,有效释放学习与生活压力,从而获得愉悦体验。某些专注于语言学习与专业技能传授的短视频,不仅能够协助大学生在零散时间里充实自我,显著提升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还能有效增强个人自信与满足感,从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自我成长的坚实步伐。然而,沉迷于短视频的倾向可能引发成瘾现象。大学生沉迷短视频,大量时间消耗,学业与生活受扰,焦虑随之而生。长期沉迷行为不仅会侵蚀大学生的注意力与记忆力,使之在学业与职业活动中难以专注,还可能加剧焦虑与抑郁等情绪困扰,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二、积极干预策略
1.平台监管与优化策略
针对短视频平台,政府应显著增强监管力度,确保内容健康、传播有序。具体而言,我们需要精心设定一套更为严格详尽的内容审核规范,清晰界定有害信息的范畴及其相应的惩处办法,以确保从根源上阻绝不适当内容进入平台,从而有效保护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环境。针对暴力、血腥、色情与虚假新闻等敏感内容,应构建严谨的审查体系,一经识别即刻移除,并对违规发布者施以恰当的惩戒措施。同时,我们强烈呼吁平台积极行动,广泛推广那些既健康向上又蕴含丰富教育意义的内容。通过构建激励体系,我们能够激发创作者产出丰富且积极向上的高质量作品。
于技术维度,短视频平台亟需深化内容推荐算法的优化与创新。为深入洞察大学生的个人兴趣与实际需求,我们旨在运用大数据分析与用户行为研究,精准筛选并推荐富含积极价值的视频内容,以满足其多样化需求与内在兴趣。针对追求学术成长的大学生,我们可精心挑选并推送一系列学术讲座与知识科普视频,旨在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与专业深度。而对于心怀艺术梦想的大学生,我们则精心策划,推荐那些富有创意的音乐作品与引人入胜的绘画艺术,以滋养他们的心灵与审美视野。
2.个体干预策略
在校内进行干预是解决大学生因沉浸短视频使用而产生心理困扰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可以设立不同类别的辅导内容。如今,随着短视频的广泛流行,大学生群体在使用短视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惑,这就凸显了心理辅导中心提供针对性辅导的必要性。针对个体差异精心设计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针对因沉浸短视频使用而浮现心理困扰的大学生群体,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旨在助其应对由此引发的挑战,促进心理健康与福祉。心理咨询师能够依据每位学生的独特情况,灵活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或其他有效策略,旨在引导他们识别并调整负面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促进个人成长与心理健康。针对短视频成瘾的学生,策略包括设定每日使用时间上限、培养多样兴趣以分散注意力,逐步减轻对短视频的依赖,促进更健康的生活习惯。
3.优化短视频内容,创新教育教学策略
教育部门精心制作的高质量教学短视频,对于提升学习体验与教育效果至关重要。这些短片能将深奥知识以鲜活、趣味的方式呈现,从而更贴合学生的学习渴望。教学短视频理应集内容之精准、形式之创新与制作之精良于一身,以期达到最佳教育传播效果。例如,通过多媒体进行融入动画或实施实验演示,视频内容的吸引力将显著提升。通过精心制作并广泛推广教学短视频,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现有的教育资源库,还为大学生们开辟了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与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从而在教育领域引发一场创新性的变革。
三、结语
综上所述,短视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双重影响,既带来了放松、学习和社交拓展的积极一面,也可能引发认知偏差、情绪问题和社交障碍等消极影响。因此,采取积极的干预策略至关重要。在未来,我们应持续关注短视频的发展动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短视频使用环境。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提高媒介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理性对待短视频,让短视频成为助力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有益工具,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戎明杰,刘华林,吴泽杰,等.关于“抖音”对大学生的现状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基于广工业大学的实例分析[J].科技风,2018(26).
[2]龚小妹,杭霞丽,沈晓娇.浅谈抖音短视频对大学生的影响[J].大庆社会科学,2018(5)
[3]刁佳玺,黄省舟,杨柯.短视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应对[J].新课程研究.2020,(12)85-87.
本文系2024年度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短视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KBLX20240270)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