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数字化技术应用探究

马帅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200期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82300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施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对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及确保安全方面的具体应用。结合实际案例,本文总结了数字化技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措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数字化技术;管理系统;效率提升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工程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然而,目前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分析

1.1 市政道路工程特点及施工管理的挑战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涉及长周期、大范围和复杂的施工环境。这类工程多位于城市核心区,面临交通压力、管线密集、施工空间有限等问题,尤其在人口密集区域,如何平衡施工进度与城市日常运行是关键挑战。此外,市政道路工程需要多专业协同,如土建、排水、电力和通信等,管理要求涉及多个部门和工序的协调。这种复杂的施工环境要求在确保工期的同时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外部因素如频繁施工干扰、天气变化以及社区投诉进一步加剧了管理难度,要求管理方在细节与全局之间保持有效平衡,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1.2 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依赖人工记录、电话沟通和现场监督,存在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信息传递速度慢且易出错,项目的进度、成本控制和质量监督难以高效管理。各参与方之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导致施工单位、监理和业主之间沟通不畅,问题发现和解决滞后,无法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进而导致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以北京某环线改造项目为例,由于管理不善,工期延长3个月,增加了30%的成本。这些局限性促使行业探索新型管理工具,以提升管理效率并减少风险。

1.3 数字化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增加。许多大型企业,如中交一公局在深圳的市政项目中,采用了BIM技术管理平台,实现了施工现场的全面数据监控,覆盖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通过传感器、无人机和云计算等技术,关键数据能被实时监控和反馈。然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大规模或政府主导的项目中。

二、数字化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 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构建

数字化管理系统是现代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涵盖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等多个模块,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全过程动态监控和科学决策。中铁建工集团在武汉市政项目中构建了基于BIM、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管理平台,实现了各工序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该平台,项目参与方可实时共享数据,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提升了管理透明度和协同性。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尤为重要,借助传感器和移动设备,施工现场的进度、人员和设备状态能够实时上传并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数字化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风险。

2.2 数字化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在施工进度管理中,数字化技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例如,上海某快速路项目采用GPS设备定位系统和BIM技术结合,全面监控机械和材料的进出场,确保工序无缝衔接。智能调度系统让管理人员根据施工进展实时调整计划,减少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中铁隧道局在广州市政道路项目中通过无人机航拍技术监控现场进展,结合BIM模型提前预测施工难点,优化了进度管理。

2.3 数字化技术在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分析与反馈,显著提升了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BIM技术与激光扫描技术的结合,使施工方能对工程细节进行精确检测,减少人为误差。中交三公局在杭州市政道路项目中应用BIM和激光扫描技术,对路基平整度和厚度进行自动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在安全管理中,物联网和智能穿戴设备为工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优化措施

3.1 优化数字化技术的实施路径

尽管数字化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实施路径仍需优化。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接口规范,确保管理系统互联互通。企业也需加大数字化技术投入,除了引进先进设备,还需培养数字化人才和技术团队。以中交四航局为例,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团队并与技术公司合作,成功提升了项目的数字化落地效果。此外,企业应根据项目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实施方案,确保数字化技术切实符合需求,从而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3.2 数字化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未来,数字化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将继续深化,呈现出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的趋势。随着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效率将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的实时性和精准性将大幅增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将为施工中的决策分析提供更强大的支持,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前做出防范措施。此外,基于BIM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将逐渐成为市政道路工程的标准,项目从设计、施工到后期维护的各个环节都将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3.3 数字化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尽管数字化技术潜力巨大,推广过程中仍面临挑战。首先,技术成本较高,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全面数字化改造压力较大。政府应通过税收减免或资金补助,鼓励中小企业采用数字化技术。其次,技术人员短缺也是关键,企业需加强培训,并与高校合作培养数字化管理人才。最后,系统兼容性和安全性问题需解决,行业应建立统一标准,确保系统互联互通,并加强数据安全防护,防止数据泄露或篡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正在逐步发展,并在提升工程效率、质量和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当前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技术难题和管理上的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数字化技术必将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城市化建设的需求,市政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应积极推动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能,推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向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剖析.张庆.山西建筑,2015(23)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探究.周勇全.现代物业(中旬刊),2 019(07)

[3]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的探究.许基华.中国高新区,20 18(05)

[4]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黄成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