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伟大创造。遵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原则,探寻“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契合内容和实践路径,既有利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亦有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建构及评价研究,“遵循为何要讲”“要讲什么”“在何处讲”“有何原则”“如何来讲”“教学评价”的主线,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于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融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行新人的实践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立足根本,将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关键,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消除内耗与焦虑、抵御西方价值观入侵、明确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心环节。
一、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既可以凸显高校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可以丰富理论素材,解决大学生学习何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鉴于此,从价值引领、铸魂育人、情怀厚植、解决问题等方面回答好“为何要讲”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与高校思政课之间不是割裂的,应该相互贯通、相互融合。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讲好《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故事”,让大学生“听得进”;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真理”,让大学生“听的懂”;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理想弘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制基础》中的“理想”,让大学生“有激情”;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图景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使命”,让大学生“接续干”。因此,从讲好故事、阐明真理、激励人心等方面回答好“要讲什么”的问题。
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背景和原则
从收集教育数据、打造特色模式、建设成长报告等方面回答好“在何处讲”的问题。传统高校思政课仅局限于本校教室的三尺讲台,造成好的思政课不能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课堂服务。传统的思政课在课前对授课对象大学生的情况了解、在授课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课后对授课对象大学生学习情况及长效影响得不到进一步的跟进。依托大数据技术和AI人工智能技术,开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高校思政课授课路径,做好教育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打造个性化教育体系深化从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个人成长报告进而跟踪和分析教育的效果。
从战略高度、理论深度、世界广度、实践力度、学生需求度回答“有和原则”的问题。讲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在于“讲好”,这便要求两者的融合并非机械的拼接和镶嵌,需要聚焦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发展战略、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开设合理的议题设置。在战略高度上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意志、在理论深度上讲好高校思政课的真理内容、在世界广度上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智慧、在实践力度上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密码、在学生需求度上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观。
三、多方挖掘“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突破点
从寻找契合点、瞄准兴奋点、探索创新点等方面回答“如何来讲”的问题。高校思政课不是简单地“空理论”“死知识”“贴标签”,与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也不应该是“两张皮”。1.寻找契合点。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内容,建立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同频共振”关系,实现教学内容与国家发展相得益彰。2.瞄准兴奋点。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思想活跃,对新鲜事充满了好奇,心理需求和思想变化呈现多样化。教师应该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设置高校思政课议题,让思政课贴合学生实际,触及心灵。3.探索创新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授课对象、高校思政课三位一体的体系,形成中国语境和国际眼光兼具的宏观视野、宏大叙事和微观故事共存的内容呈现、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交融的课堂氛围、时代故事与真理内容映射的授课模式,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体系。
四、深入开展“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评价标准
从构建多元的评价主体、设立科学的评价目标、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采用灵活的评价方法、完善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回答“讲的如何”的问题。评价主体多元化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显著趋势。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建立“学生-同行-辅导员或班主任”多维度评价主体进行综合评价。将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依据学生心理和思想情况设置议题,以小组形式进行实践授课,且小组成员根互相打分和评价。此外,其它任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评价也具有参考价值。设立科学严谨的评价目标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关键所在。根据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不同内容,设立多样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实践目标“五位一体”的评价目标。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中心环节。在评价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和“八个相统一”标准来综合评价。采用灵活的评价方法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科学体现。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可以采用问卷评价法、自我评价法、同行评价法和学生评价法等。在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法、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法等方法。、完善评价反馈机制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闭环之门。建立便捷有效的反馈渠道和路径是应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全面收集和整合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整合信息,进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五、结语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应然之举。新时代,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以内容丰富、学生喜爱、教学相长的原则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透、讲活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赵英红(1992.08-),女,汉族,山东日照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2024年校级教改课题:高校思政课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研究,项目编号,2024SZZX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