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路径选择

王娜 张甜甜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229期
河北外国语学院 05113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路径选择。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将这一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路径选择

引言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价值意蕴和路径选择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一)完善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建设

在新时代背景下,完善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建设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是对传统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拓展,更是对新时代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重要途径。以下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其价值意蕴:

1. 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的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它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将这些精神融入思政课,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脉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和现实意义。

2. 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品质。通过将这些精神融入思政课,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强化思政课的实践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这一精神融入思政课,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丰富思政课的多样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这些内容可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活泼。通过讲述党的历史故事、英雄人物事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5. 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对于本科生,可以侧重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研究生,可以加强他们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

(二)促进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促进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关键所在。

首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资源。通过将这一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在此基础上,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将这一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大学生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矛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将这一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广大青年一代团结一心、共同奋斗。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将这一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四个自信”。在新时代,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需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

1. 深化教师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解。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师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洗礼和升华。

2. 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3. 增强教师的教学感染力。教师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将丰富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思政课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转变教育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转变教育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

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以理论灌输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讨论等,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生动故事和鲜活案例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的熏陶。

其次,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现实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高校应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校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社会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平台,通过举办主题讲座、文艺演出、展览等活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更新教学方法

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育人、协同育人、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路径选择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根据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和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二是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相关内容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处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同时,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师作为高校思政课的主导者,要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以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强化实践育人,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主题讲座、红色电影展映、红色歌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魅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五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高校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六是注重评价体系建设,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确保评价结果全面、客观、公正。

(三)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传承这一精神谱系

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路径选择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为了更好地将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路径选择:

1. 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方案。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红色教育基地的特点,设计出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具有趣味性的研学旅行方案。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研学旅行指导教师,确保研学旅行的质量和效果。

3. 创新研学旅行形式。除了传统的参观学习,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如重走革命路线、开展红色主题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4. 强化研学旅行成果转化。高校应引导学生将研学旅行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革命先辈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将这一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