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初中习作教学为例

莫锦花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234期
广东省江门恩平市恩城初级中学 529400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个人发展必备能力。在此导向下初中教师应当开展以学生的学科知识、情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作为教学目标,从而落实任务驱动模式促进语文习作教学质量提升,为教育事业改革提供一份助力。如何在核心素养导向指导下落实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本文探究的重点问题,笔者从任务驱动模式实施意义、核心素养重要性、任务驱动实施对策方面入手进行阐述,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任务驱动模式

引言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今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目标,任务驱动注重发展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核心素养则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两者结合可有效推动学生成长为综合性人才。现如今,初中教师必须贴合新教学理念落实课堂指导,带领学生向着新方向发展,为我国将来发展提供一份助力。

一、任务驱动实施带来教学优势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代替教师指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从而帮助他们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任务驱动模式在初中习作课堂的实施,能以问题或目标作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的嵌合在任务中,并同时完成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让他们学会如何发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提升综合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的现状

核心素养是指一门学科当中最精髓的知识和需要对学生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基于此导向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着重关注学生文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在初中阶段获得综合性发展。但却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与不足,像未能及时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观念不合理、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等问题相继出现,既不能做好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体系和教学任务改革,还会阻碍学生们进步,降低学习语文的效率。初中教师要想真正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深入了解新理念、新目标、新方向引导学生建立完整语言体系,并加强语言使用能力教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小学生感受语文之中的美,让学生喜欢上语文。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对策

(一)借助口语表达任务,驱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

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形成语感,必须通过语言能力、表达能力训练才可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制定任务群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供学习动力的方式实现,通过口语表达任务的制定,可以打造良好语言环境,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怀揣着热情状态投身于任务探究中[1]。

《云南的歌会》此节课重点是云南歌会三个场景的美点表达出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感。鉴于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教师可以抓住“云南歌会”的三个场景,从内容、方式入手制定口语表达任务,尝试从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阐述文章描写的三个场景、分析并说明作者写作侧重点、探究并指明云南歌会特点等任务。通过口语表达人物代替书面任务的形式,能为初中语文课堂带来活跃性,促使学生感悟十载难逢的盛世民俗,通同时发展习作经验。

(二)借助书籍阅读任务,驱动学生积累学习素材

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是核心素养导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尝试,既可以带动班级大部分活跃力量,还能带来学习效率和质量的一定提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像其它模式一样遇到挑战与问题,任务设计难度应该如何把握、如何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怎样确保任务提出的有效性等。这就需要初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教学经验,通过着重关注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方式设计层次性书籍阅读任务群,驱动班级所有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对书籍内容产生深刻印象,并同时完成学习素材、写作经验与技巧积累[2]。

《孔乙己》文章是鲁迅在“五四运动”浅析《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描绘了主人公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出现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的状态。教师应当借助文章引入更多白话小说阅读任务,带领学生了解封建社会当时具体情况,发展学习价值观念。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孔乙己”人物情感态度,积累习作技巧与经验,进而感受作者以笑写悲技巧的作用与价值。

(三)借助扮演学习任务,驱动学生感悟文章思想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关键时期,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重要助力场所,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兴趣、发展语文能力,塑造新时代语文人才,自然而然成为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课堂探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扮演类学习任务群的制定,是一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它既注重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也会带来探索、发现体验,帮助学生深入感悟文章思想、发展习作能力,从而达成教书育人的目的。

《范进中举》此篇文章写作背景是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初中教师可以借助吴敬梓的眼睛带领学生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感受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扮演学习任务最适用于此种类型教学。所以课堂中应按照学生喜好组织人员制定文章情境扮演任务,让学生从范进及其身边人角度感悟凭借“四书五经”敲开仕途大门的真实封建社会,以此掌握作者习作方法。

(四)借助实践类型任务,驱动学生发展综合能力

任务驱动作为有效教学模式之一,在核心素养导向贯彻与应用过程中有着极大帮助,本文是通过分析任务驱动模式应用解决传统模式遗留的问题与不足,从而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提高初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语文教师可借助实践类型任务引导学生快速、精准的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让任务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进一步开凿出思维发展隧道,从而在吃透教材内容基础上发展语文能力与素养基础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出师表》全文着眼于“出师”二字,将诸葛亮出师北伐前身怀内顾之忧的情感深深描绘,语文教师应当从此出发制定实践类型探究任务,让学生从7次提陛下、13次提先帝的话语中着重分析本文主题思想。这样的任务需要学生不再停留在课文表象,更利于学生深入主题语法、内容形成深度感触,以便加深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领悟作者习作情感。

(五)借助创作类型任务,驱动学生写作能力提高

问题驱动模式,需要学生在探究中凭借自己能力与技巧发现问题,以分析、探索的形式寻找问题答案,最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初中语文课堂创作类型任务一般会与阅读、写作有关,该段内容讲述了创作类型任务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驱动,语文教师应当从对多个角度思考并设计任务,从而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让其在创作中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有效学习与探究[3]。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发表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生命体验”的散文,它的语言不仅哲思深邃,宏伟形象,而且精炼、老道,表达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谈生命”创作类型任务制定,既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感受作者思想,还能引领学生在理清文章思路前提下阐述自己见解,不断提高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与理解能力,最终在语言文字影响下掌握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规律。

结束语

通过上述内容展开分析可以得出,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课堂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应用对策,此种方式不进位解决传统意义上教学带来的各种限制,还能以口语表达任务、扮演类型任务、阅读书籍任务、实践类型任务、创作类型任务,将学生真正转变为课堂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基于任务群驱动下初中生习作核心素养可以获得不断发展,进一步成长为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浩.借助任务驱动,优化阅读教学[J].语文世界,2024,(15):46-47.

[2]严丽君,庄秀娟.利用任务驱动模式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J].江苏教育,2024,(15):89-90.

[3]陈晨.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J].语文新读写,2023, (21):81-8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