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趣味识字:让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更高效
摘要:识字作为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基础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低段学生本身具有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传统“师讲生听”的识字教学模式对于他们来说是不适宜的。他们本身生活经验相对欠缺,且理解和分析能力也较弱,传统灌输式的识字教学模式很容易加大他们的识字学习难度,因而积极采用趣味识字教学的方法降低汉字学习难度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小学语文低段开展趣味识字教学的方法加以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方法分析
识字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以及汉字特点、文化背景等方面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尤其小学低段学生处于认知发展不足且各项能力相对欠缺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是从直接经验或是具体事物中获取的,因而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探究趣味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让学生透过具象、直观的事物以及多样化的趣味教学充分感受汉字学习的乐趣,为实现学生识字能力以及识字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开展趣味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的开展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思维发展以及提高识字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具体来看,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采取适宜且富含趣味性的识字教学,能够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尤其低年级学生容易对游戏、竞赛、故事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产生兴趣,因而采用这些符合低段学生特点的识字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此外,游戏、竞赛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等综合思维能力,他们在活动中通过不断思考和尝试能够逐步发展认知思维,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不仅如此,这种结合低年龄段学生特点开展识字教学的方法更加强调和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落实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举措,在提升识字教学质量和效果方面有着显著的价值和意义。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开展趣味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引入趣味资源,调动兴趣促进参与
注重多元化素材和资源的使用是提升趣味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一步。针对小学低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引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动画、图片、音频等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这些资源的辅助下更好地认识、感知汉字的形状、读音和意义,使其对汉字的构成、起源、演变等内容有全面认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萌发及其对识字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
例如,以《场景歌》这部分的识字教学活动为例,为了使学生对不同的场景以及相关的汉字有深刻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不同场景的图片,比如海景图、田园风景图等等,并顺势展示舰、船、稻、禾等汉字,让学生结合具体场景思考这些汉字的构成规律,它们与具体场景有什么关联等等,让学生透过这些汉字表面的信息更好地理解其本质和内涵。又如,以《树之歌》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主要介绍与树木有关的汉字,如梧、桐、杨、柳等等,为了使学生对这些汉字及其代表树木的特征有深刻认识,教师可以引入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梧桐、柳树、杨树等不同种类树木有基本了解,之后再结合相关的视频资源了解每种树木具体的特点和生长规律等等,使学生对汉字内容及其所代表的事物信息有深刻认知。如此,便让学生在多样化趣味资源的辅助下对汉字有了具象化的认识,起到了增强兴趣、优化认知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借助多种方法,寓教于乐增强互动
加强对趣味性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提升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鉴于传统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十分单调、枯燥,且难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巧妙运用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游戏氛围中轻松学习汉字知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以《传统节日》这部分的识字教学活动为例,本课介绍了几个常见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汉字。为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和习俗以及相关汉字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展开讲解。首先,给学生展示分别标有汉字和节日内容的图片,并将这些图片分别发给两组学生,让这两组学生分别排在两边,以打乱顺序的形式随意站立。之后,教师发出“游戏开始”的信号,两组学生听到这一信号后开始找“朋友”,即持有标着汉字的学生找到标有对应图片的队友,二人组队成功后顺序上台写上相应的汉字。
(三)做好评价总结,有效反馈及时调整
评价反馈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趣味识字来说同样重要。学生在识字学习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以及整体学习态度如何都是在评价反馈中需要提到的内容。通过及时收集、分析学生的反馈并及时做出调整,能够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需求的同时改进教学不足。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及时做好趣味识字教学中的评价反思工作,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思路和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合理指导能够在识字学习中取得更大进步。
例如,以《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就可以运用故事教学法讲解本课的汉字和课文。在故事教学环节适当添加了角色扮演、故事改编等活动,即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感悟故事内容,了解小马是如何向他人征求意见以及顺利过河的,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对故事进行改编或是续写的话,内容又会是怎样的。
(四)注重课外拓展,灵活运用内化素养
识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并非单纯让学生认识、了解汉字构成、写法等基础知识。汉字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能够助力学生学好阅读、写作、朗读等不同环节活动,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以及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为此,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开展应积极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开展趣味朗读、趣味写话等活动展示汉字学习的意义,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
例如,以《狐假虎威》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出现的生字之外,还应放到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让学生思考阅读完这篇课文有何感想和体会,以及故事阐述了怎样的道理等等。同时,还可挑选出故事中的部分情节让学生进行赏析,鼓励学生玩玩读完这一段有怎样的心得体会,以及题目所说的“狐假虎威”有着怎样的寓意和内涵等等。如此,便将识字与阅读等不同环节的教学活动巧妙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及其知识素养的内化发展。
总之,趣味教学法在构建灵动、高效识字教学课堂方面有着显著的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探究趣味识字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趣味性教学情境的渲染下更好地感知汉字的寓意和魅力,为实现学生汉字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莲芳.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22(1):24.
[2]谈小梅.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99):43-45.
[3]吴东美.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7(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