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培养数字化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机械制图课程融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王亚杰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233期
平度市技师学院

摘要: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数字化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创新能力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机械制图课程当前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挑战。探讨如何通过融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和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创新能力、机械制图

引言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以培养数字化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机械制图课程融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旨在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数字化创新能力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重要性

1.1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随着智能制造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机械制图方法正逐渐被数字化工具和软件所取代。因此,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不仅是为了适应这一技术变革,更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入数字化工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机械结构和设计原理,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实现创新。此外,数字化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验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尝试新的设计方法,不断优化和改进。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提高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机械制图教育改革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成长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1.2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要求机械制图不仅要保持传统的精确性和规范性,还要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熟练运用CAD/CAM等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理解数字化制造流程,以及利用仿真技术优化产品设计,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二、机械制图课程的现状与挑战

2.1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在面对真实工作任务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与现代企业岗位所需技术要求不匹配。此外,传统课堂缺乏互动性和个性化教学,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引入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工具,已成为提升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

2.2学生数字化技能的普遍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机械制图人才的要求已经从传统的手工绘图技能转变为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软件进行绘图。当前技工院校的学生多数对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数字化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欠缺数据处理、信息管理和数字通信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会影响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限制了他们在创新设计和复杂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机械制图课程必须重视学生数字化技能和素养的培养,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工作坊和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在数字化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减小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三、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融合式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尤其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突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课程资料,包括详细的视频讲解、交互式模拟软件和在线测试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理解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有效利用线上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实时追踪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线下教学则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实训室、工作坊等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复杂问题,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这种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还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此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保持同步。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培养适应未来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3.2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学习的实施策略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这种策略通过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生产任务中,使他们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机械制图的知识与技能。任务驱动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团队合作,要求学生在任务周期内完成从接受任务、确定方案、绘制图形、绘图检测与质量分析到工作总结与评价的全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绘图实践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沟通表达、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良好职业素养。在实施任务驱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协调者,他们需要设计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反思。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机械制图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解决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在本文中,探讨了数字化创新能力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学生数字化技能不足的现状,并提出了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重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特别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设计和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学习的实施策略。展望未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需要不断革新,以培养出更多具备数字化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晓栋,龚非,龚玉玲.以数字化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机械制图课程融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现代农机,2024,(02):110-111.

[2]王卫芳,崔勇,季业益,等.从传统到数字化: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的转型与优化[J].专用汽车,2024,(08):115-117.

[3]王力,刘送永,赵建平,等.基于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3(12):60-6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