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虚拟现实技术(VR)语境下青岛“杨明斋事迹陈列馆”的数字化建设与传播推广

冯旭冉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223期
青岛科技大学 266061

摘要: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并进的21世纪,虚拟现实技术发展更加成熟。青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了促进青岛历史文化资源IP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延续城市文脉,本文在虚拟现实技术(VR)交互语境下语境下论述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形式,并提出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保护杨明斋事迹陈列馆的现实思考,充分借助数字化技术,不断丰富湖州古桥的保护方式和传播路径,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传播;新媒体;虚拟现实;革命遗址;城市品牌

一、引言

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其名词最早是由美国VPL Research公司的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于1989年提出的[1]VR技术是指“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交互,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2]VR技术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和人物。

杨明斋,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者之一,对党的早期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周恩来总理赞誉他为我党历史上受人尊敬的“忠厚长者”,在中共建立的过程中,杨明斋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历史作用是其他人难以替代的。2012年,青岛市委组织部在杨明斋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拨付专款40余万元重修杨明斋故居。平度市高度重视重修工作,将其打造成为青岛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3]

这座陈列馆,身兼党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双重身份,它通过生动展现杨明斋同志的英勇事迹,不仅面向广大民众深刻传递了党的历史知识与爱国主义精神,还肩负着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赓续革命血脉的重任。我们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核心立场,即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继承和发展,确保我们的文化根基稳固。深入融合现代新兴科技,尤其是VR技术,对于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虚拟现实技术与杨明斋事迹陈列馆数字化建设与传播策略

(一)搭建杨明斋事迹陈列馆VR展馆,打造独特数字IP

VR技术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场景,重现历史事件,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VR技术的交互性使得观众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文化传播中来,极大地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沉浸感,从而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VR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多媒体元素,如音频、视频等,为观众呈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杨明斋事迹陈列馆以VR数字虚拟展览馆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建设;制作方案采用三维场景重建的完整流程,成品全场景、高精度、高真实感展现陈列馆原貌,并且构建一个全面的陈列馆智能生态系统,该系统跨越了从文物细节到建筑布局,再到城市宏观视野,乃至无限广阔的空间尺度,实现了多层级、多维度的智能互联与和谐共生[4]。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了解革命活动家杨明斋的生平事迹,增加了红色教育的宣传广度,便于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

角色进行重建打造元宇宙数字人,让革命家的三维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观众眼前,并重现当年的会议场景,使得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感受革命先驱的高大形象和革命精神。这些栩栩如生的三维场景,推进了“从在线到到场”的体验式创新,让参观者在线上的展览馆中可以身临其境地观看杨明斋故居和其工作的场景,让参观者感知革命精神、体会先驱不易、汲取榜样力量。将红色基因与红色血脉深深融入干部群众的思想深处,构筑稳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基石,显著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的实效性,汇聚起推动民族进步的磅礴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与强劲动力。

(二)根植红色IP,创新文化传播路径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必须持续探索并创新传播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杨明斋事迹陈列馆中的核心价值观和历史故事,将其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模块,才能更好地宣传推广红色文化,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杨明斋等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理想是不可动摇的文化根基。对杨明斋事迹陈列馆进行数字化建设要与传播推广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植红色基因,以红色内容为灵魂,以虚拟展览馆为载体,打造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传播模式。通过讲述革命故事、展示革命文物等方式,让观看者在感受展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杨明斋事迹陈列馆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从而建立起IP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上,可以将杨明斋数字虚拟展览馆的3D视频投放到公共场所、教育机构、红色旅游景点等地,结合互动体验活动,如虚拟现实(VR)体验、历史知识问答等,吸引更多人群参与进来。在数字化时代的大潮中,单一的传播渠道已无法满足多元化受众的需求。构建一个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立体多元的多媒体跨平台推广矩阵尤为重要。

三、VR语境下杨明斋事迹陈列馆的传播意义

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通过对杨明斋陈列馆的数字化建设和传播的研究,应对文化虚无主义、文化消费主义的侵蚀及纠正对红色文化的片面解读,积极运用并强化红色文化教育的宣传力与导向性,确保其深刻内涵——包括理想信念与价值规范等,能够深入人心,广泛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同与接纳。这一目标的实现,将自然而然地促进红色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效应。建设杨明斋数字虚拟展览馆有助于建设城市历史文化IP资源数据库,以“IP授权+配套服务”的形式促成城市特色IP在全域、全产业的覆盖,构建具有标志性的品牌标识,并在此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城市IP与VR等前沿科技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整合数字技术的最新形态与核心要素,与城市IP所蕴含的文化精髓相契合,从而推动实现更加广泛且深入的跨界融合与“破圈”发展。让内涵深厚的红色文化、丰富多彩旅游资源借助数字技术精彩再现。通过探索建立起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传承模式,发挥出红色资源更大的社会效益。

结语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并进的21世纪,虚拟现实技术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开辟了崭新路径。杨明斋事迹陈列馆的数字化建设,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致敬,更是对红色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VR技术搭建的沉浸式展览空间,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更让红色故事更加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激发了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并加深了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也为城市历史文化IP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汤君友.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08.28 9

[2]胡小强. 虚拟现实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 版社,2005:2 -3.

[3]王晶晶,孙鲁飞.党的“忠厚长者”杨明斋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J].中国共青团,2022(03):75-77.

[4]汪晓峰.打造信息化、智慧化的博物馆——以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7):126-128.

本文基金来源为青岛科技大学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41042606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