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何让学生切实掌握职业技能,毕业之后能快速胜任工作岗位,实现人才供给与园林企业技术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吻合,本文从构建“夯基-精技-强综”模块化课程体系,提升职业能力、校企协同育人,“五育融合”锻造综合素养、校企共建“四轮驱动”“双元育人”实践教学模式、构筑校企合作平台,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方面入手,进行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现培养知识体系、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多元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1];同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也提出要“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产教融合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培养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产教融合更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满足产业需求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园林产业呈现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体验等多元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自动化机械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加速园林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园林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新业态、新技术、新标准促使着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何让学生切实掌握职业技能,毕业之后能快速胜任工作岗位,实现人才供给与园林企业技术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吻合,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构建“夯基-精技-强综”模块化课程体系,提升职业能力
按照园林工程技术职业岗位特点,以就业面向岗位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与职能素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重点,校企合作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按照专业能力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以“岗位需求和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遵循技能逐级递进、能力渐次提升的规律,按照“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发展能力”的培养要求,围绕园林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能力进阶”模块化课程,形成“夯基-精技-强综”课程新体系。
“夯基”课程模块对接工作岗位通用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成长教育课和专业平台课,培养“职业通用能力”铸就专业底色;“精技”课程模块对接岗位能力和核心素养,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践课,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成就专业特色;“强综”课程模块对接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包括毕业设计、岗位实习等,拓展“职业发展能力”造就专业亮色。课程引入园林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由基础到专业、由专业到拓展、由单一到综合的分层次循序渐进,学生经历从入学—入门—入行—入职全过程的职业能力进阶培养。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融为一体,实现了“专业链、教学链、人才链、行业链”的有机衔接,有效达成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二、校企协同育人,“五育融合”锻造综合素养
五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为提升学生在知识、道德、体能、审美和技能等综合素养,校企协同以“立德铸魂”为核心,围绕“以智提能、以体强魄、以美润心、以劳立身”“五育融合”全方位锻造综合素养。
德育作为五育之本,贯穿于其他各育之中,是五育灵魂之所在。[3]立德铸魂,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以智提能,通过基础课和核心课培养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锤炼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体强魄,主要在体育课程、体育活动中增强学生体质、锤炼意志,引导学生养成体育爱好、终身运动的好习惯。以美润心 在园林设计、园林建筑、中外造园史等课程中融入园林艺术、园林美学,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学生通过“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劳立身,在劳动课程、课程实训、岗位实习等课程中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引导劳动价值取向,养成能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三、校企共建“四轮驱动”“双元育人”实践教学模式
聚焦园林行业产业转型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实践能力的新要求,创新“四轮驱动”“双元育人”实践教学模式,以高质量产教融合促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绿京华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园林企业联合建设校内园林工程仿真实训场地、“绿意”园林设计工作室、园林苗木基地、岗位实习与就业基地等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坚持育训结合,校企联合开发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按照“基础认知—情境模拟—实践创新——真实情境”的思路开展“园林认知—课程设计—综合实践—岗位实习的“四轮驱动”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通过开展企业导师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度了解园林行业技术前沿与发展现状、岗位技能要求和社会需求,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明确提高专业技能的路径。深化校企双元育人,聘请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园林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企业指导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组成“双导师”,共同制订学生实习方案,共同指导学生的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通过“四轮驱动”“双元育人”实践教学模式,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四、构筑校企合作平台,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属性,其“双师”身份成为产教融合的重要纽带。[4]校企合作平台是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要载体。作为全国园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依托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名师工作室等平台,组织教师开展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技术研发等,推进教师“双师”素质和能力提升。组建由国家课程思政名师引领,学校专职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聘请园林行业领军人才为客座教授,开展“师带徒”传帮带的教师团队建设,示范带动团队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结语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以学校和企业为双主体进行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培养知识体系多元化、能力结构多元化、素质结构多元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形成校企共建专业,校企共同育人、校企共享人才培养成果的良性循环教育生态,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4-21)www.gov.cn
[2]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2022-12-21)www.gov.cn
[3]刘珊,柳明含.“五育融合”:内涵阐释、价值内核与实践路径[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44(05):1-14.
[4]谢青松,田江,张军.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育:逻辑理路、现实问题与行动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24(3):74-81.
2023年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2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