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东西部儿童“童年生活”的比较与思考

龚桃旭
  
创新版媒体号
2024年252期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25200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家庭环境与社会背景、教育资源与机会以及生活方式与娱乐活动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了东西部地域幼儿童年生活的差异。同时,通过分析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教育改革与政策以及媒体与科技对童年生活的影响,探讨了东西部地域幼儿童年生活变迁的原因。在思考部分,本文重点关注东西部教育资源不平等与童年生活的差异、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的追求以及保护幼儿权益与提升童年生活质量。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东西部地域幼儿童年生活的差异,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童年生活;东西部差异;教育资源;童年消逝

本文第一作者是东西部帮扶协作工作组的一线工作人员,分别在陕西省和江苏省内Y市和L市下属区县两所幼儿园工作1年以上(江苏省内工作4年,陕西省内工作1年),所以文章选取陕西省陕北地区与江苏省苏中地区分别代表我国东西部地区,通过分析笔者工作中所撰写的工作报告、访谈记录,对两省幼儿“童年的消逝”的现象进行比较与思考。

一、东西部地域幼儿童年生活的比较

(一)家庭环境、教育资源与社会背景

1.东部地区的家庭环境、教育资源与社会背景

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一方面,江苏省的家庭普遍收入较高,家庭经济条件相对稳定。父母通常有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能够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品质。另一方面,江苏省的大多数家庭普遍重视教育,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较高,据统计。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对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此外,江苏等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包括优质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这些资源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丰富了他们的童年生活。

2.西部地区的家庭环境、教育资源与社会背景

以陕西省为例,一方面,陕西省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为一般。尽管省会西安等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但农村地区仍存在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这导致部分家庭在提供物质条件上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陕西省的教育水平整体较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也较高。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家长普遍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注重子女的学习和发展。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原因,陕西省南部及中部地区所处地区大多为平原地貌,所以经济、教育等水平发展较快,而陕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一个地貌复杂、地形多样的地区。它的地貌特征主要是由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山地和盆地组成,由于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所以陕北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此外,陕北地区社会资源相对较为有限,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相对较少。这可能会限制幼儿接触到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二)生活方式与娱乐活动

陕西省和江苏省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地理环境有着巨大差异,所以两地学前儿童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活动也存在很多不同:

1.饮食习惯:陕西省以面食为主,如面条、馒头等,同时也有一些特色小吃,如肉夹馍、凉皮等。江苏省以米饭和面食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水产品和蔬菜。因此,儿童在陕西省可能更多地接触到面食,而在江苏省可能更多地接触到米饭和水产品。

2.娱乐活动:陕西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兵马俑、古城墙等,儿童童年生活可能有机会参观这些历史遗迹。江苏省则有许多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和主题公园,如苏州园林、南京夫子庙、各类游乐园等,儿童童年生活可能更多地参与这些现代化的娱乐活动。

3.自然环境:陕西省地处内陆,有着秦岭山脉和黄河流域,儿童童年生活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如登山、郊游等。江苏省则相对较为平原化,儿童童年生活可能更多地接触到城市环境,如公园、游乐场等。

二、东西部地域幼儿童年生活变迁的比较

(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对童年生活的影响

1.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对童年生活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江苏苏中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改善和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幼儿园数量增多,教育设施和师资条件得到改善,孩子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苏中地区的城市娱乐设施不断增加,如游乐场、电影院、主题公园等。这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丰富了他们的童年生活。

2.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对童年生活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陕西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改善和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幼儿园数量增多,教育设施和师资条件得到改善,孩子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户外娱乐设施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受限于陕北地区大部分县城乡镇位处于山区,交通不便,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许多家庭都选择离乡进城,父母可能在城市工作,而孩子则留在农村或由亲戚照顾。这样的家庭结构数量相对比苏中地区来说更为普遍,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分离,影响到他们的童年生活。

此外,尽管两地户外娱乐设施都在不断增加,但相比较于户外娱乐场所,两地学前儿童仍更倾向于通过手机、iPad等设备进行娱乐,借助于游戏、短视频等媒介与同伴进行社交。在两地幼儿园内,我都经常能听到幼儿谈论抖音短视频的相关内容,同时在平时的交谈中幼儿经常会将“老六”“挖呀挖呀挖”等抖音热点词汇挂在嘴边,出现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人化语言倾向。

(二)教育改革与政策对童年生活的影响

1.东部地区的教育改革与政策对童年生活的影响

江苏省是全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先行地,自2014年实施课程游戏化以来,“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观和“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全省幼儿园课程实施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在苏中地区,幼儿园同样遵循着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有大量的游戏时间,不同区位虽存在着区域差异,总体来说一直遵循着“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理念,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也能够发现,度过了小班入园焦虑期后,他们对于幼儿园内的各种区域游戏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近些年来,苏中地区幼儿大多是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度过童年生活。

2.西部地区的教育改革与政策对童年生活的影响

陕西省通过政策改革,增加了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建设了更多的幼儿园和托幼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学前教育机会,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同时,学前教育改革和政策的实施,致力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促进了教育公平。通过政府的支持和投入,陕西省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条件得到改善,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平等的学前教育机会。

但与江苏省学前教育发展理念不同的是,陕西省仅在少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采纳课程游戏化的理念,而我所处的陕北地区的幼儿园并没有课程游戏化的概念,教师多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以课表的形式安排每周的教学计划,幼儿游戏也多为集体组织。值得一提的是,与江苏省内学前儿童相比,陕北地区民俗文化深厚,幼儿在校外经常会参与一些民俗游戏活动,如闹秧歌、九曲黄河庙会等。

参考文献:

[1]景晨.解构与重塑:短视频热潮下童年的消逝[J].今传媒,2022,30(11):23-26.

[2]李东薇.习近平关于教育公平的重要论述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2.

[3]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3.

[4]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

作者简介:龚桃旭,1998年2月出生,籍贯江苏扬州,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