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选修课评价机制的构建

曹剑锋
  
速读·下旬
2014年9期

选修课是区分于必修课的一门校本课程,其课程方案、课本开发、课时设置、上课模式、师资安排和评价机制与必修课有着必然的不同。因此,构建科学的选修课评价机制对于指导选修课的开设、评价选修课的效果、激发师生选修课的热情,将势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既是基础性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又是选拔性的,为各类高校提供合格的人才。因此,高中阶段的选修课的评价机制,必须同时着力于这两个方向。

构建科学的选修课评价机制,应该从课程设置、课本开发、课堂效果、课后反馈四个方面入手。

一、课程方案

包括学科课程中选修模块设计标准的评价和学校自主开发的选修课设置指南(或纲要)的评价,它们均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诸如,选修课开设的目标、作用、内容、时间、条件、资源等,评价时应就多方面的内容搜集资料,获得客观、可靠的信息,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在课程方案的评价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

课程方案设计选修课设置和开发的指南,对课程方案的评价首先应该考虑方案的科学性。科学地设置选修课程的科目、授课时间、师资配置、检测手段,这既是选修课课程方案的主要内容,也是评价课程方案的主要方面。科学地评价课程方案,不仅要对课程开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准确评述,而且还要对课程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2.针对性

在对选修课的课程方案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评价课程方案的针对性应该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看选修课的开设是否针对当前新课改的需求,而=二是看选修课的开设是否针对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的实际水平,三是看选修课的设置是否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目的、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课本开发

对于学科模块选修课教材,可适当参照必修课教材的指标体系与评价原则展开评价,但更要注意选修课自身的特点,侧重对选修课教材的深度、广度、资料选择、习题设计实践性环节安排、风格特色等进行评价。对于学校自主开设的选修课材料,可就其多样性、趣味性、活动性、实施条件乃至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选修课教材的评价,不能固守既有的指标,要有一定的弹性,除了考察外观的材料,还应关注实施过程与效果,它们是检验选修课教材的重要标准与客观依据。

1.灵活性

选修课的课程开发,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评价选修课所使用的教材,其评判标注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课本的内容只要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意义的,是经过了学校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意的,都可以使用;课本的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校本教材,也可以是老师精心准备的讲义,甚至是简单的PPT。只要它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凝结了教师的心血,吻合选修课程的要求,这样的选修课本,就是优秀的。

2.渐进性

选修课程的开设,是一门学问。各地各类学校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因此,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本开发都只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而没有可以直接使用的成熟模式。因此,选修课课程的开设,选修课课本资源的开发,都应该是渐进的。这就要求选修课本的使用甚至出版必须基本成熟,至少要求其科学合理有突破有亮点;二则要求选修课课本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边使用边完善的原则,不能够梦想一蹴而就或一成不变。

三、课堂效果

选修课门类多、种类多,层次、水平与要求不尽一样,其实施方式也不相同,因此,其评价既要重视教学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评价。例如,教师是否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否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是否关注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是否关注引入社会现实问题,是否更多地采用活动—探究的方法。

1.实效性

选修课不是修理厂,哪里出了问题,哪科出了问题,就希望通过选修课来解决;选修课也不是大秀场,想秀什么就秀什么;选修课更不能成一种时尚,以为开设了选修课就体现课改一劳永逸了。选修课应该突出的特色是其实效性。评价选修课的教师教学,着力点也应该放在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上。选修课的实效性不在于教了学生多少高考知识,而在于启迪了学生多少智能,因此,选修课的教学实效性评价应该不同于高考科目的量化评价体制,而应该重在学生的反馈。

2.合作性

选修课教学应该特别重视教学过程的合作,这种合作既包括教学中师生的合作,同时也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应该是选修课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突出的主线。因此,评价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关键的落脚点不应该是教学的结果,而应该是教学的过程。

四、课后反馈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除了评价学生显性的外部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与内在感受。例如,学生学习方式是否多样化,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创造性怎样。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方式可更多地采用撰写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提供小制作、操作表演等评价方法。评价时可采用查阅学生成绩册、成长记录袋,通过活动参与、观察、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尽可能地选择适合选修课评价的特点,灵活多样。

1.多样性

选修课课堂教学的成果不是也不应该是通过考试的形式简单呈现,而应该是一种全方面的展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例如,开设了书法选修课的学校,就根本不必要搞什么书法知识竞赛,可以采用书法作品展的形式。开设了古代文学选修的学校,就完全可以采用小论文、小课题研究的形式,而不是只限于课堂考试的形式。

2.长效型

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更多的收获不是知识,而是技能;不是规范,而是意识。因此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着眼长远。能够既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效果,又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选修课程固然很好;但对某些教学成果只能够长远生效的课程,也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不能够简单处理。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