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谈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与通俗音乐的相互渗透

李娅
  
速读·下旬
2014年4期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当下的中学音乐教育中,西洋乐器以及外来音乐文化受到人们的追捧。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热门乐器,而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很多年轻人对我国一些传统的乐器,音乐文化缺乏最基本的认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音乐;通俗音乐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注重民族音乐与通俗音乐的结合,同时让他们相互渗透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

传统音乐欣赏的重点是几千年的音乐文明,而现代高中学生对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应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流行音乐,满足学生的时代需求。如:在导入时,为了让学生有听京剧的欲望,引用大家经常听的流行歌曲《唱脸谱》,这首歌的后半段用了京剧的旋律风格,再加上红、白、黑、蓝、紫等几色脸谱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在介绍京剧表现手法——念功时,先介绍学生们都喜欢的由周杰伦作词、作曲、并演唱的《霍元甲》、《双截棍》。周杰伦:香港著名的音乐人,集坐次作曲演唱为一身。作品特点:把京剧中的念功及唱腔与流行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使京剧艺术在流行音乐中得以传承和发扬。上海市把他的作品纳入中学音乐教材。通过他的作品,京剧艺术以流行歌曲的形式不断渗入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被广大的青年朋友接受、喜爱。在进一步的对比讨论这一环节中,学生勇跃参与。有些同学甚至主动要求演唱周杰伦的歌曲。其实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同学们已经对京剧中的念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的改革发展,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图片等制作课件,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使学生易于接受。如:在进行京剧行当介绍时,如果仅仅是文字介绍,显得有些单调。因此可利用网络下载各行当的人物图片,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根据图片中人物的年龄、服装、脸谱等来辨别各种行当,使问题直观形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色的脸谱和多彩的戏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传奇故事及作品流派的介绍,进一步引起他们了解京剧、探索京剧的欲望。通过介绍中央国际频道的《同乐五洲》栏目,让学生明确:中国的国剧——京剧,在世界艺术长廊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同乐五洲》栏目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都在画着脸谱,穿着戏服,咿咿呀呀的学唱中国的京剧。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京剧的传承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也就是随机性,主要表现为即兴教学。即兴教学部分是无教案的,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知而进行的生成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感受也会不同。如果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照着教学计划往下进行,有些学生一定会无法接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情随机应变。大多数高中生可能不喜欢京剧,喜欢流行歌曲。这时,可将对京剧的直接欣赏变为比较欣赏,为了加深影响,流行歌曲《唱脸谱》让学生亲自演唱,然后给学生问题讨论:“比较京剧与流行歌曲唱法的异同。”流行歌曲《唱脸谱》中,第二乐段的创作素材是京剧唱腔。这首歌曲学生在初中时都学过,让他们重新复习这首流行音乐与京剧相结合的歌曲,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这一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又不影响教学进程。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们总会愉快的去探索它,使活动过程和认识过程不会成为一种负担,从而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师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感受、传承了这一人类文明的非物质遗产——京剧艺术。

四、让学生全身心参与感知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全身心的个体与群体,参与、感知、体验音乐作品,从而去获得积极的音乐情感的结构因素。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现代教育理论,产生了以合作为形式的教学群体——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发挥小组的合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小组通过讨论、实践、进行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如:课前让学生分小组参与收集京剧有关材料、图片;在介绍京剧行当时,让学生参与分辨练习;在比较流行音乐与京剧唱法时让小组成员切身实践,发挥所长,即兴的演唱京剧和流行歌曲,积极讨论归纳。归纳完毕后各小组各抒己见,不同之处讨论或争论。这样学生参与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发挥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的一技之长得以发挥,同时大大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让学生即兴的演唱京剧和流行歌曲,是现代教育提倡的一个“鼓励即兴”的过程。鼓励即兴可以唤醒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度”的自由,鼓励他们即兴的发挥创造,也就是给每个学生开辟了一块适合“种子发芽”的最佳土壤。让他们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张扬个性,全身心的投入。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师生都有一种有所收获的喜悦感。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