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为例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对部分学生、体育教师和与学校篮球运动相关领导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体教融合”背景下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校园篮球运动开展较好,运动氛围较活跃,但篮球运动的开展的资金不足,师资力量较薄弱。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对策,可进一步提高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篮球运动的发展、提高该校篮球运动的知名度,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篮球竞技能力。
◆关键词:体教融合;校园篮球;现状;对策研究
一、“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
(一)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具体情况
通过研究调查,宜昌市第二十四中的学生对于参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较高并且热衷于篮球运动,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人数超三分之二,在校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中可以强身健体,结交朋友,抒发情绪,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提高自己在学校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
(二)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篮球运动师资力量的情况
通过访谈法了解到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篮球运动的专业教师情况,在校体育教师共五人,其专业分别是健美操专业、武术专业、游泳专业、羽毛球专业等,暂无篮球专业的体育教师,专业师资力量非常薄弱。通过对该校相关领导的访谈,了解到学校对篮球运动的总资金拨款是每年十万,其中包括体育教师的工资和带训费用、场地修复费、外出比赛费用,篮球训练费用是每小时七块,教师的训练费极低。
(三)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篮球场场地设施的情况
通过访谈法和实地考察,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的篮球场地共两个标准篮球场,每五年保修一次,地面材料为场外胶皮,其中一片地面已出现裂痕,篮球共五十个,场地设施跟专业篮球场比还是略差,学校应加强对场地的保养与修复。
(四)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篮球课开展及校外活动的情况
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法,该校篮球课开展的情况为7至9年级每个年级都开设篮球课,篮球实践课一个星期最多一节,并有理论课,理论课是一个学期最多一节。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校外活动形式有校与校之间的联谊比赛、少部分学生有在校外参加篮球专业训练,但只要2%的学生有到校外进行专业的训练。
二、“体教融合”背景下,影响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一)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初中阶段是尤为重要的,篮球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涵盖在跑、跳、投,涉及灵敏、协调、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在初中阶段开展篮球运动是非常关键而科学的任务,篮球运动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二)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学校体育可以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和体质,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强身健体,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提高文化课成绩,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侧面反映。
(三)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可以为竞技体育输送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开展篮球运动可以发现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培养这些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可以为省队乃至国家队效力。通过访谈宜昌市二十四中学资深体育教师,宜昌市二十四中学发现并培养出了二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其一名男初中生初二时身高已达2.08米,现役安徽队,另外一名女初中生初三时身高已达1.75米,现役国家某省队。
三、“体教融合”背景下,促进校园篮球运动开展的对策研究
(一)社会方面
校园篮球的发展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制定各种政策来支持校园篮球,为校园篮球提供保障,建立联动机制,校园篮球-大众篮球-竞技篮球,调动一切力量发展校园篮球运动。在俱乐部方面,篮球运动的社会影响力较大,尤其深受青少年喜爱。“体教融合”背景下,职业篮球俱乐部不仅肩负着振兴中国职业篮球的使命,而且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可以将专业篮球教师“进校园”,联合培养,以练(专业教练)带练(训练),使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时可以被传授的是专业的运动技能,使更好学生热爱篮球运动。
(二)学校体育方面
从学校体育方面来讲,学校应加强对篮球运动的重视,制定相关文件保障篮球运动的开展,加大体育教师的训练费用,培养体育教师的篮球专业知识与技能,联合各大学校,加强篮球教师的联系与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保障学生的专业篮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使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更为科学性与可行性。
(三)竞技体育方面
在竞技体育方面,国家应该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政策支持与政策保障,引导学校重视校园选材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篮球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参加篮球运动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引进专业篮球教练,提高宜昌市二十四中学的篮球运动开展的积极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值得探讨。篮球作为“三大球”项目,知名度与影响力显著高于其他体育项目,具备良好的教学与推广基础。本文针对校园篮球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将“体教融合”观念深度结合,探讨对策,为我国校园篮球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EB/OL].[2020-09-21].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1/content_5545112.htm
[2]柳鸣毅,丁煌.我国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13-27
[3]郭明涛,苏欣.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审视及其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v.41;No.178(04):64-66.DOI: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1.04.016.
[4]李静,陈硕.多元化背景下高校现代篮球教学的实施策略与价值——评《篮球教学与训练》[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6):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