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校企三维合作的导师团队指导材料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探索与实践

孔滕
  
速读·下旬
2019年9期

◆摘  要:校企三维合作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也是满足企业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为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校企合作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全方位、多元性、系统化的特点,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研究生在企业的实习和实践经验,对促进其形成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构建学校与企业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新模式。

◆关键词:校企三维合作;双师型;应用型人才;材料;实践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以高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的校企联合培养的三维合作模式下,专业研究生具备综合创新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个人整体素质,为其毕业后就业提供有效的质量保证。美国的素质创新教育涵盖了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科学,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然而在研究生培养某些方面还有欠缺,例如指导导师团队的建设、学生培养具体步骤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对导师团队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需提上日程。

企业是科技转化的基地,企业具有实践能力提升的最好载体,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组成指导导师团队在促进研究生创新、实践及理论结合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在企业开展课题研究,然而目前形式比较单一,校企团队协同作用还没发挥出来,起到的作用还有待提高,因此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强化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维度、促进企业理论能力维度以及改善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维度的三维导师团队建设新模式,建立良好的保障运行机制,对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1相关概念阐述

1.1校企三维合作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之间新的合作方式。政府出面弥合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短板。以共赢为目标,以政策为杠杆,以合作为基础,对区域内的高校和主流企业以契约的形式所达成的利益实体称之为“校企共同体”。和公司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成立了公司——矿大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室,团队每周去徐工两天,目前已经开展半年时间。学生去企业科研,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工作。

1.2“双师型”师资力量

“双师型”教师特点主要表现在专业理论的扎实与极强的动手能力上。并且“双师型”教师实现了理论同实践的统一与融合。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双师型”教师能培养出无缝对接所学与所用的高素质毕业生。

1.3研究目的

探索并实践“校企三维合作导师团队建设”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在企业中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企业理论能力的健全、对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完善,加快校企三维合作下培养专业研究生的制度形成;建立一套效果良好、切实可行的校企三维导师团队运行模式。

2现有“双师型”队伍现状分析

2.1存在问题

“双师型”教师,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极强的实践能力,然而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明显的“两元化”问题:一类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薄弱的理论型教师;一类是实践能力极强,而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的实践型教师。前者往往并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后者则由于缺乏理论知识支撑,创新意识不足发展有限。

2.2校企三维合作思路建设

校企三维合作导师团队模式的创新,涉及到的合作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等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于校企合作,以学校教师实践能力维度、企业人员理论能力维度、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维度构建校企三维合作导师团队模式的创新。

第二,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共同培养方案,培养该模式下的专业型研究生。

第三,和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成立公司——矿大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室,团队每周去徐工两天,目前已经开展半年时间。学生去企业科研,针对企业需求开展工作。

3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项目可以实行团队负责制,以团队学术带头人和校外行业专家参与负责,和公司开展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成立公司——矿大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室,以企业工程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为主线,建立优质学校和企业的立体合作导师队伍,深入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律,完善指导团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结合专业和行业的特点,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素质,实现适应性和实用性并重。

4结语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高质量校企三维合作导师团队,在现有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三维校企合作模式;校内导师教学重点在于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学业规划、学术规范及学术道德方面的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实践训练、项目实施、实际工程实践等方面的指导,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和专业能力。显然,校企三维合作导师制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通过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导师团队,指导并参与材料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又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永辉,施洋.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48-150.

[2]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0(1):72-74.

[3]李欣军,马长蕊.研究生社会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32(1):80-82.

[4]王静静.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