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上海市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周志明 陈伟
  
大健康
2024年1期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602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佘北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习惯等影响因素与血压达标情况探究,为社区高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在佘山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对佘北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共调查了902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血压达标率为24.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药物服用依从性、家中备有血压计、饮茶和体育锻炼是可能的保护因素,而共病情况、吸烟、饮酒、喜油炸和口味咸是可能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管理和干预应注重提高服药依从性,推广家庭血压监测,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患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

中国当前面临的心血管疾病(CVD)负担极为沉重,据估计,全国CVD现患人数高达3.3亿,其中高血压病患者占据2.45亿[1],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在居民疾病死亡构成中,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高不下,超过了肿瘤等其他疾病,占据了超过40%的比例。更为严峻的是,超过一半的CVD患者死亡病例中,高血压是其主要诱因[2]。此外,从2004年至今,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费用急剧增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3]。

老年人群是高血压的高发群体,其发病率持续处于高水平,但与此相对的是血压控制率的不足[4-5]。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还使他们面临更高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6]。考虑到老年人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层面的特殊性,例如可能在生活方式和用药依从性等方面遭遇的困难,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老年高血压成为了一个迫切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的研究越来越强调生活方式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性。日常饮食习惯、体育锻炼、酒精摄入以及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均对血压控制具有显著影响[7-8]。另一方面,用药依从性也被证实是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9-10]。老年人由于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或药物副作用等诸多原因,可能出现用药不依从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和预后[11-12]。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市佘山镇佘北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深入探讨生活方式和用药依从性等关键因素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辖区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临床医疗实践、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以及公共卫生政策的优化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持和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于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根据佘山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高血压就诊的现住址为佘北社区老年人群中进行抽样。

调查人群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人群:年龄满60岁;常住佘北社区满1年以上。

排除人群:外出半年以上,臂围围过大或过小(<18cm或>42cm),以至于无法匹配袖带型号,不能准确地进行血压测量;精神疾病患者;其他无法完成本研究调查人员。

1.2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由统一接受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组成了解调查法及有关要求,依从性调查表采用MMAS-8量表。由调查者发放调查问卷,并当场回收问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运动等基本信息,MMAS8量表及共病情况。(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由经过培测的医护人员统一进行。根据《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要求,使用袖带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每名对象测是右上臂2次血压,两次测量间隔至少1-2分钟,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记录。如果两次差异>10mmHg,则测量第3次,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记录。体型评价标准:将BM1分为4个等: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BMI18.5-23.9kg/m2为体重正常,BMI≥24.0-27.9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3)血压控制情况评价标准。依据《中国老年高血理指南2023》,血压控制情况评价标准:年龄<80岁,血压值<140/90mmHg为达标,反之为未达标:年龄≥80岁,血压降至<150/90mmHg为达标,反之为达标,血压控制达标率=血压控制达标人数/总人数:100%。

1.3质量控制。本次调查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格,并开展预调查,以对调查表进行修和完善,所有的调查人员均由经过统一培训后的卫生专业人员担任,本研究结果采用双重录入,以减少录入错误的情况。

1.4统计分析。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所得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变量通过均数±标准差描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绝对数值和相应频率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社区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通过对902名参与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数据收集,男性占49.1%,女性占50.9%;平均年龄为72.35±5.59岁。生活习惯中家中是否有血压计(χ²=46.84,P<0.01)、吸烟习惯(χ²=28.111,P<0.01)、口味咸淡(χ²=17.438,P<0.01)、油炸食品喜好(χ²=11.942,P<0.01)、饮酒习惯(χ²=18.887,P<0.01)、每周体育锻炼情况(χ²=17.487,P<0.01)、饮茶习惯(χ²=34.071,P<0.01)均显著影响血压达标情况。查体与疾病状况中空腹血糖(t=6.16,P<0.01)、甘油三酯(t=2.064,P=0.039)、体重指数BMI(t=5.76,P<0.01)、腰围(t=5.052,P<0.01)、共病数量(t=7.882,P<0.01)以及MMAS-8得分(t=10.126,P<0.01)与血压达标情况显著相关。见表1。

2.2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与各因素相关性分析。将血压达情况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MMAS-8量表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压达标与BMI、共病情况、吸烟、饮酒、口味咸等呈负相关,与MMAS-8得分、家中血压计配备、饮茶、体育锻炼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婚姻、睡眠、甜食喜好等未见相关性。见表2。

2.3血压控制情况与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压达标的因素,以血压达标情况为因变量(未达标为0,达标为1),以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饮茶、每周锻炼、油炸喜好、口味咸淡、MMAS-8得分、共病情况为自变量,自变量筛选采用后退法(LR)。检出药物服用依从性(MMAS-8得分)、家中备有血压计、饮茶和每周进行体育锻炼与否为可能的保护因素(OR=1.732,95%CI=1.401~2.141;OR=6.732,95%CI=3.357~13.5;OR=3.492,95%CI=2.255~5.407和OR=1.855,95%CI=1.285~2.678)。检出共病情况、吸烟、饮酒、喜油炸和口味咸为可能的危险因素(OR=0.708,95%CI=0.591~0.847;OR=0.191,95%CI=0.106~0.342;OR=0.498,95%CI=0.285~0.871;OR=0.312,95%CI=0.103~0.942和OR=0.635,95%CI=0.439~0.918)。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但这也伴随着一系列慢性疾病,尤其是高血压,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1]。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其高血压患病率也不容忽视[1,7]。面对如此严峻的高血压形势,我们的研究结果为高血压的管理和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老年高血压的管理中,患者的依从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6,13]。本文的研究结果深入探讨了依从性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揭示了其在这一过程中的核心作用。首先,服药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效果密切相关。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然而,研究中发现,服药依从性不佳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降低。不规范的服药行为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医疗机构的社区护理团队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14-16]。例如,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和咨询,增强患者对高血压危害和药物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患者用药提醒系统,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同时,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的监督和鼓励也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7,17]。然而,这些改变同样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坚持。例如,饮食调整、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控制血压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改变需要患者长期的坚持和自我管理,因此,提高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变方面的依从性同样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是改善其血压控制效果的关键。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提醒、生活方式指导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改善其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在未来的高血压管理中,应更加注重患者依从性的提升,将其作为优化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马丽媛,王增武,樊静,胡盛寿.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要点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23,(32):3975-3994.

[2]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06):508-538.

[3]张路.医疗保险对中老年医疗支出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2.

[4]李小丽.基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海南医学院,2022.

[5]凌玉环.社区规范化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现状及其用药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22.

[6]张梅竹,徐黎,刘菁华,徐哲,张婧,赵兴山,王景红.北京某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21,(21):3736-3739.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08):1-73.

[8]周宝.苏北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和干预管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20.

[9]冯祥.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20.

[10]梁百慧,方森,林静,朱正刚,陈燕.老年人体质与常见慢性疾病症状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14):3551-3553.

[11]Wahidi, N., Lerner, A.J.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Protection of the Aging Brain[J]. Neurotherapeutics, 2019, (16):569–579.

[12]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07):28-126.

[13]王玉霞,谭坦,赵莉,等.青岛市社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现状及服药依从性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22(001):028.

[14]张华君,么冬爱,左静,等.跨专业团队合作式自我管理教育对体检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学报, 2021, 28(14):6.

[15]李嫦珍,刘淑萍,羊香芬,等.高血压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3):2

[16]田英姿.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7]庾江东,李健芝,王蕊,许慧仙,邓红军,彭翠,梁平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06):629-63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