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结合共情干预对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心境状态及恐惧情绪的影响分析

高嵘
  
大健康
2024年10期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湖北麻城 4383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目的 探究在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中应用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结合共情干预对其心境状态及恐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于2023.6-2024.6收住入院的70例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共情干预),n=35。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成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境状态分值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恐惧情绪分值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基于需求理论的层级护理结合共情干预,通过满足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多层次需求,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改善其整体生活品质。

关键词: 膀胱肿瘤切除术;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共情干预

膀胱肿瘤切除术作为治疗膀胱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尽管能有效控制肿瘤的局部进展,但术后患者仍面临着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挑战。当前,常规护理多侧重于术后的生理健康管理,在心理支持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而基于需求理论的层级护理则强调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还要关注其心理和社会需求[1]。结合共情干预旨在通过积极倾听、真诚关怀和情感支持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其早期康复[2]。本次对本院70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浅析,观察在该患者中应用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结合共情干预的临床成效,现报告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23.6-2024.6收住入院的70例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纳入考察人群,随机均分成两组(n=35)。对照组中,男、女占比:20:15,年龄50-73岁,平均(61.83±7.51)岁。观察组中,男、女占比:21:14,年龄51-75岁,平均(62.07±7.16)岁。两组患者在基础信息资料比对上相对一致(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机体体征,观察患者切口及尿液的颜色和量。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早期进行床上、床下肢体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肠道功能恢复。

观察组在对照组上应用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结合共情干预:(1)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①生理需求:定期监测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疼痛状况,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并指导患者放松技巧。②安全需求: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安全,对卧床患者加强翻身、活动等预防措施。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提前采取预防措施。③社会需求:加强患者家属支持,通过沟通教育帮助患者家属了解护理要点,鼓励家属参与护理。同时帮助患者学习自我管理技能,如排尿训练等,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④尊重需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和意见。在术后涉及排尿功能管理、伤口护理等方面,尊重患者的隐私,保护患者的身体尊严。⑤自我实现:为患者提供逐步恢复自理能力的支持,并鼓励患者参与术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实现感。(2)共情干预:①针对患者术后的焦虑、恐惧、孤独等负面情绪,提供及时的安慰和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分享自我情绪,可通过合适的交流、适当的肢体抚触(如轻拍肩膀、轻抚手背等),给予安慰和支持。②鼓励患者参与决策,与患者共同制定康复目标,增强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性与术后恢复信心。③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以提高其康复积极性。同时,根据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境状态。参考简明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共7个维度(消极5个,积极2个),40个条目,单项0-4分,分值越低越好[3]。

观察两组患者恐惧情绪。参考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ears Visual Analogue Scale,FAVS),总分10分,分值越低越好[4]。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心境状态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境状态分值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恐惧情绪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恐惧情绪分值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3 讨论

膀胱肿瘤作为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仍然是护理中亟待关注的问题。常规护理通常侧重于术后生理恢复和并发症管理,而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结合共情干预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旨在从心理和情感层面出发,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改善心境状态,减轻恐惧情绪[5]。

经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境状态分值比对照组低(P<0.05)。这是因为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结合共情干预,通过倾听、鼓励、提供情感支持等方式,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感,从而可有效改善其心境状态,缓解负面情绪。另外,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恐惧情绪分值比对照组低(P<0.05)。原因是,基于需要理论的护理模式结合共情干预,通过理解患者的情感和需求,体察患者内心的痛苦与恐惧,并给予适当的情感回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情绪,增强患者自信心。

综上所述,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结合共情干预,通过深入理解患者的情感世界,提供个性化的支持,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康复体验,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

参考文献

[1] 张维华,段秀梅. 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对血液透析合并膀胱癌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3):374-377.

[2] 尚花娣,杨爱红,柳蒙. 共情式干预对骨转移癌放疗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癌症进展,2021,19(14):1506-1509.

[3] 童丽灵,黄婵娟,林桦. 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 现代医学,2020,48(3):404-407.

[4] 方闯,向莉,李伟,等. 结构式共情干预对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4(7):879-883.

[5] 魏珊,王庆宜,殷卫姣. 膀胱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患者心理弹性现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21-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