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之一,同时也是其最核心的部分,它将生活与教育紧密的联系了起来,与我国现行的“课程回归生活”的幼儿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对推进我国幼儿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就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内容以及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当前的幼儿教育带来帮助。
关键词: 生活即教育;幼儿教育; 应用
引言
陶行知是当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由于民国时期我国局势的特殊性,因此当时西方的教育观念迅速涌入中国,使得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他既不推崇西方的教育观念,也不遵循传统的教育方法,而是依据当时中国实际的教育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实际的幼儿教育理念,从而加快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步调。
一、“生活即教育”原理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1. 生活也是教育
在日常的生活中,教育者要引导和鼓励幼儿们用眼睛去看、去观察、去寻找,因为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发现周遭的很多不一样的、新鲜的事物,然后慢慢的学会比较,从而学习到新的知识。此外,听也是从外界汲取知识的渠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也要教导幼儿要常去用耳朵聆听这个世界,仔细的聆听会发现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叫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通过声音的辨别可以让孩子对不用的事物有更真切的辨别,并发现更多生活中看不见的知识 [1]。
2. 社会也是学校
事实上,当前幼儿所接受到的所有教育都是在为了以后正式上学而准备,而上学的最终目的则是在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所以陶行知先生认为要积极地把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以达到社会和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幼儿教育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科学教育,它可以向社会延伸,可以更加的丰富幼儿的教学内容,并且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让幼儿对科学世界充满好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更多地向老师和家长提出“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
3. 教、学、做三合一
教、学、做三者结合,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根本所在,教、学、作三者之间在生活中并非孤立,而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则是教育中的重点之一。科学的幼儿教育的目的并不在学,而在教与学中,要教会幼儿怎么做、主动做。
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1. 在生活中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本文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及教育”的理念为立足点,认为当前的幼儿教育者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时,应当亲自对先进的教育方法进行演练,从实际的生活中找到切入点,将幼儿当前的学习内容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连接起来。在情感方面,幼儿缺乏情感,缺乏人生经验,因此教育者在日常的幼儿教学中就要加强对幼儿情感的培养,营造一个高质量的学习氛围。具体而言,老师可以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故事中去,比如当老师在给幼儿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情景剧演绎的方式进行教育,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动手制作道具,并由孩子们进行乌龟和兔子的扮演,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幼儿们的模仿能力,并且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龟兔赛跑其中所包含的含义。
2. 在生活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是讲教育融入生活,但对于幼儿来讲,幼儿阶段的孩子还没有较为丰富的人生经验,因此老师就要通过引导来帮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延伸与探索,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比如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名叫甜甜的幼儿在学习“山”字,但是由于“山”字的笔画比较复杂所以写起来很圆润,这时教师可以问:“甜甜有没有爬过山啊?”甜甜回答:“有”。老师说:“甜甜老师教你,山下面的一横像不像平平的土地,而三条竖像不像绵延的大山,所以山这个字要写的有棱角、坚毅一些。“老师在给幼儿们示范的同时,也让他们想象一下生活中的情景,这样可以加深幼儿们对新知识的记忆。
3. 在生活中增强幼儿实践体验
教师在教幼儿关于春天的儿歌时,可以让他们在田野里尽情的享受春天的美好,当幼儿们沉浸在春日的美好中时,老师说:小朋友们,老师可以用歌声将春天的美好唱出来,老师教给小朋友们,你们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这时幼儿受到鼓舞就会积极的回答:“好。”在教幼儿唱春天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将歌词中关于春天的词汇在田野里指给孩子们,比如绿柳树、花草之类的,让他们的嘴巴、眼睛、耳朵三者结合起来学习,大大增强幼儿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将所学到的知识一一反应出来。
4. 在生活中增强幼儿学习能力
幼儿们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这是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最珍贵的财富,因此教育者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保护幼儿的童心、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把他们所能接受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例如,老师可以让幼儿们在小花盆里种上绿豆或者黄豆,然后指导孩子们每天浇水,等绿豆或者黄豆发芽后,老师就可以对幼儿们进行教学,将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指给幼儿们,让幼儿对植物的组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此外老师们可以指导幼儿们测量豆芽的长短,然后询问他们豆芽是否已经长大,是否变长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方法来测量豆芽的长度,不如老师问幼儿: “一开始豆芽有多长? ”如果幼儿们没有想出答案,老师可以再给他们一些启示,新长出来的豆芽是像蚂蚁那么大,还是像小狗一样大?这种方法虽慢,却最能适应幼儿的认识发展,而且对于幼儿而言,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更具娱乐性和趣味性。这种方法可以使幼儿对“长”和“长大”这个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实际操作技能,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给我国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前进的方向以及发展的依据,因此深入学习、理解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基本原则,发掘其潜在价值,对我国的幼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我国的幼儿教育者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地贯彻和落实“生活即教育”思想,从而将其与我国的幼儿教育深入融合。
参考文献
[1] 孙国隽.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运用[J]. 南北桥,2021(6):185.
[2] 张碧蓉. 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教育[J]. 教育,2020(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