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创新视角下新媒体实现家园沟通零距离

——我园“微信公众号”应用实例浅析

郭曼芳
  
名校
2022年22期
江苏省南京市马群幼儿园

摘 要:随着微信的普及,信息传播已经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传统家园合作途径与沟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强度高、节奏快的现代家长。家园工作信息化、便捷化变得尤为重要。微信公众号以其快捷、及时、直观等等优势成为新的教育沟通平台。本文以笔者所在幼儿园家园工作为实例,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架构一座沟通桥梁,搭建互动合作的多元家园共育途径。

关键词:家园合作;微信公众号;沟通模式

一、传统家园沟通模式的不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园地处城镇,快节奏的工作让父母辈家长很难挤出时间参与到幼儿园各类实际活动中来,经常是祖辈家长一手代办。为达成家园共育的效果,老师们常常会以传统模式进行家园共育。如运用《家长园地》,QQ群信息发布,谈话、家访、电话访问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运用家长会、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增进家长对幼儿在园近况的了解。这其中有信息手段,但对于家长来说有着被动参与、低频、不及时、费时、信息、零碎等弊端,家园共育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需要架构家园共育新模式给予补充。

二、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优势:直观、快捷、互动性强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信息传播互动变得有趣且生动。微信的移动性、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能够让公众号实现更精准的内容投放。作为一个开园两年的新兴幼儿园,我园正是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的宣传展示与宣传、互动与沟通、参与和服务等强大功能,摸索家园共育的新模式。为实现幼儿园、家长双向互动的目标,探寻家园合作新桥梁。

三、微信公众号平台功能初探

幼儿园微信公众服务于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支持幼儿园开展日常行政管理和教育活动。提供宣传展示、 互动沟通、 参与和服务三方面的功能,互为支撑,形成合力。

(一)宣传与展示:信息、教育价值及时传达

我园将幼儿园日常活动宣传、师资队伍介绍、园所环境介绍、教职工工作成绩汇报、幼儿作品展示、幼儿营养食谱公示等作为公众号平台重点内容打造。为提高幼儿园的影响力,实现良好的幼儿园形象构建,传播更科学的育儿方法。公众号平台承担了幼儿园及时传播先进科学教育知识的社会责任。开园初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展示我园特色教育,以此扩大宣传。更多家长关注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他们可以利用工作或者休息时间第一手掌握幼儿园活动,为及时反馈活动成效提供保障。

(二)互动与沟通:实现家园双向交流与评价

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家园共育时,其互动功能让家长及时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来,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新闻发布”。

在利用公众号交流时,家长不只是信息的阅读者,更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和活动的参与者及信息的反馈者。例如:我园的饲养角里有一位特殊的园宝小刺猬。利用公众号,家长可看见孩子们在照料小刺猬时所展现的爱心与能力。根据家长在公众号上的留言反馈,我们逐渐深挖了关于小刺猬的主题系列活动。小刺猬欢迎会、小刺猬进班、给小刺猬起名字、小刺猬童话剧等活动开展起来。在《给小刺猬起名字》中,孩子、老师、家长三方都展现了惊人的积极性。公众号收到5000+的浏览量,受到广大家长朋友的热切关注,大家踊跃地为自己班级选出的名字投票。最终,裘裘以2332票胜出,园宝“裘裘”正式诞生。

(三)参与和服务:整合家园教育资源

公众号平台的服务功能主要在信息发布与回收功能。《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幼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了提升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在运行微信公众号时,利用其特有的调查反馈表与知识问答的模式,通过扫二维码,及时收集家长信息,有意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家长脱颖而出。

例如,在开展关于植物的主题课程时,我们在公众号上及时发布了课程进度,为了及时了解幼儿经验掌握情况我们发布了调查问卷邀请你家长一起完成。在回收的过程中,一位在农科院做研究的家长提出想给孩子们讲讲她培植玉米的故事,介绍关于玉米的相关知识。于是,一次家长助教《玉米知多少》生成了。

在这场活动中,家长专业性的知识资源被发掘出来,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无与伦比,也让我们看到家长资源的无限潜能。作为幼儿园,我们及时将家长助教报道与效果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如果,作为老师单纯地在班级中宣传家长助教的好处或是为了达成硬性要求完成与个别家长交流完成一节家长助教活动,那么,活动的有效性与家长的参与兴趣难以保证。微信报名平台正是解决了这一问题,宣传的同时回收更多有效助教资源,从园部的宏观上完成助教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四、利用微信公众号沟通建议

(一)关注整体,树立家园平等的教育理念

家园共育,家、园两方本应是平等的双方相互作用。微信平台由园方运行,在内容的选择上与话题的讨论上教师都享有相对的主导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这一平台的同时也要关注家长的地位,树立好平等的教育观念。家园沟通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因此,园方要鼓励家长积极地参与,给予更多的机会让家长去配合。我们是教育路上的合作者,家园双方必须对彼此的利益和形象做到互尊互敬,落实公平信念,用平等的态度去交流,以幼儿的健康成长为目标,竭尽所能。

(二)加强沟通,线上线下相结合

有了新型平台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摒弃传统的家园合作模式,新型平台是对家园沟通途径与合作方式的补充与辅助。完全依赖新媒体去实现理想化的家园共育是不可能的。微信平台难以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在实现大众教育时,这一平台受制于家长的浏览率。所以想要构建完备的家园联系?怎么又是联系平台了?平台应重视线上与线下的相结合,以实现沟通途径实现多元化。

结语

家长工作是一门基于知识又超越知识的艺术。不论未来的科技优秀到什么程度,发展到哪个地步,作为教育人,凝结一切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成长助力的初衷永远不会变。

参考文献

[1]何秀凤.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104 (11)﹕58 -60.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