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体教融合背景下初中体育特长生职业规划实践研究

高志恒
  
腾跃媒体号
2023年20期
深圳市坪山区中山中学 518118

摘要:目前我国体育特长生普遍将高考视作决定自身命运的转折点,然而一些地区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初中阶段成为了高考前的一次重要选择,体育特长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不能合理有效的选择体育类中考途径。为更好地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拓宽初中升学的选择多样性,提高初中升学录取比例,本文通过对自主招生中体育类中考途径为依据,在招生学校、报名条件、招生专项、计划人数、招生范围、中考成绩分数控制线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初中体育特长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选择符合自身的中考途径,为初中体育特长生进行职业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育特长生;中考途径;职业规划

初中体育特长生是指在初中阶段具备体育专业特长,通过文化课测试和体育专项测试实现升学途径,以特长生的身份获得优惠政策进入高一级学校。近年来,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考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学位呈现紧缺的现象,体育特长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中考成为了新的一大挑战,甚至是决定人生走向的一次重要转折。职业规划是一个长久且漫长的过程,初中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萌芽期,体育特长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特长能力、地区发展来选择适宜自身的中考途径,根本目的是为了初中毕业后可以选择更好的高中,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本校普高录取率,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更多选择权,通过实践研究探索适宜体育特长生的中考升学模式与途径。

一、招生现状分析

体育特长生参加中考自主招生与自身能力存在直接联系,不同层次的高中对专项测试和文化课测试的要求也不相同。招生学校类型由市属名校、体育传统学校、普通高中等三部分类型高中组成,具备自主招生条件的高中必须经过申请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从而分配名额在下一学年进行招生,如出现不符合规定、不再具备招生条件的学校,相应的会进行削减招生名额或者取消招生资格。

1、招生学校

市属名校作为自主招生学校的第一类别,具备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较多的自主招生名额,但在总体招生名额中占比较少,可选择报考的学校屈指可数,同时在自主招生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育专项必须达到一定的等级或测试标准,中考成绩分数控制线也相对较高,录取的皆是全市自主招生中最前列的学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职业生涯也有更好的选择和方向。

体育传统学校作为自主招生学校的第二类别,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长期发展体育传统,学校具备丰富的训练培养经验,对专业能力上的成绩有一定要求,对于一些专业能力较强、文化课较弱的学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同时这类学校也是竞争最激烈的。

普通高中作为自主招生学校的第三类别,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前两类要求也更宽松一些,有的学校以文化为主、有的学校以专业为主,由于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或丰富的训练经验,对于存在弱项的学生选择的空间和机会更大。

2、报名条件

报名条件是对体育特长生筛选的硬性要求。特长生也就是二类自主招生,需学生到校报名,不同学校对学生也有一定要求,符合报名条件的体育特长生均可报名。

报考自主招生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之一:(1)有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的学生;(2)在初中阶段参加由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并有获奖经历的;(3)没有上述获奖经历的考生可提供初中毕业学校多位相关专业教师签名证明的特长专业现状水平推荐信,加盖毕业学校公章,或由自主招生学校对其进行专项面谈初步考察其特长情况。

3、招生情况

体育特长生招生项目广泛,给不同专项的体育特长生提供了报名岗位,同时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招生项目包括: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国际象棋、围棋、击剑、游泳、健美操、毽球、武术、啦啦操、、高尔夫、棒球、跆拳道、射箭、体育舞蹈。其中田径、足球等球类项目占比较多,由于自主招生报名要求,每位学生只能报名一所学校进行申请,考试报名人数只有当天才公布,报考方面存在一定运气成分,与选择有很大关系,充满了限制性和局限性。

体育特长生自主招生由学校专项测试成绩和中考分数两者组成,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综合分数=专项测试成绩 × 40% +(中考成绩/中考总分)×100×60%。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分在最终录取中占比更多,具备一定的文化课基础,最终以考上大学为目标。

二、职业规划实践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阶段心智发育还不完全,家长对于特长生招生情况不了解,学校上级领导不够足够重视,体育老师和教练员作为一线人员,对实时政策可以及时知悉和应变,掌握学生的专业项目能力进行分析和建议。

作为基层教学人员,作者处在初中阶段教学工作,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还参与过体育中考训练、特长生培训等,对于体育特长生职业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总结。在初一入学阶段,通过课堂、兴趣社团和运动会等形式,初步发现在同龄学生中体育能力相对突出,在某个体育专项上存在一定运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较好且具备发展的潜力和可能,通过筛选和测试将人员确定,前期以体能素质训练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特性进行分项,提前确定运动项目从而进行发展,进行一些简单的技术性练习,着重于身体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讲解分析体育特长生职业规划的前景,让学生意识到初中是升学途径的多样性,同时具备多种选择的机会,达到考取好高中的目的。

学生经过发育身体素质和心智得到一定发展,肌肉能力得到提升,技术动作的理解能力更深刻,这一阶段让学生进行一个自我的思考和分析,对于以后选取的体育专项进行确定和加深训练,指导学生制定训练计划和中考目标,在保持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

体育特长生招生阶段,教师起到一个主导和指引的作用,根据学生自身体育能力以及文化课成绩进行相应的分析,学生职业规划基本可以确定,将学生分成三类进行高中的自主招生选择报考:

第一类属于专项能力突出和文化课成绩较好,这类学生双项都能取得一个优秀的成绩,在选择报考中以市属名校为第一选择,根据学校招生项目以及招生计划人数,结合往年录取情况做一个可行性分析,最终选择确定自主招生的学校,市属名校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在文化课培养上可以取得一个很好的优势,体育专业师资配备也都是最高水准,对于以后考取重本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类属于专项能力突出、文化课成绩稍弱的学生,在选择报考中以传统体育学校为优先、普通高中为后补的原则,传统体育学校具备丰富的高考体育教学经验,注重学生的专项能力,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发展高水平运动员报考单招或者体育统考,体育高考录取率也有一定的保障,根据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选择录取分数高、专业能力要求低的好学校进行报考,在文化分书上未来得到一个提升;或者选择录取分数低、专业能力要求高的学校进行报考,在体育专项上得到相应的保障。

第三类属于文化课突出、专项能力较弱的学生,在选择报考中以普通高中为优先原则,根据自身文化课优势,结合往年录取结果分析,选择分数线录取较高的学校,利用特长生身份获得“优惠政策”,以低于文化生分数线较多的分数,从而达到录取的目标。

第四类属于文化课和专项能力都一般的学生,这类学生在特长生中相对特殊,比普通学生运动能力稍好、比特长生专项能力较差,在选择报考中以末尾高中和发展体育高考的学校为主,其特点为分数线低、招生名额较多,介于普通人与特长生之间的一类学生,具备身体综合素质发展潜能,经过高中训练得以参加体育统考从而上个好大学。

三、结论与建议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国内学情制定相应政策,全面发展学生特长能力,拓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升学途径。市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具有条件的高中进行充分评估和认定,放宽初中升高中特长生招生名额。

职业规划有助于体育特长生提高自我认识,对自身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能够根据自身的套件和能力进行理性规划,分析自我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职业发展的目标,科学的选择职业的方向,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参考文献:

[1]侯艳萍. 寿光市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

[2]金 岳 霖.形 式 逻 辑〔M〕.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2006.

[3]褚宏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1).

[4]原鹏程.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几点思考——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为例[J].运动,2012(04):120-121.

[5]刘云发,谯萍,杜放,侯福珍,何竹雨,吴红雪.“体教结合”背景下中学体育特长生高考途径的对比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2(01):11-15+22.

[6]张叙洪,曾兰芳.体育特长生职业生涯规划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16-17.DOI:10.16227/j.cnki.tycs.2013.02.089.

[7]贾儒.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03):112-114.DOI:10.15877/j.cnki.nsin.2011.03.040.

[8]李忠岘.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实施[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05):54-56.

作者简介:高志恒(19970115),男,汉,广东深圳人,职务/职称:初中体育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