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
摘要:红色家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革命先烈舍生忘死、心忧家国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了革命先烈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对当下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
关键词:红色家书;高校;路径
红色家书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所遗留下来的红色文化产物,是独一无二的红色教育资源。作为革命年代的特殊存在,其中蕴含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将红色家书充分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对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责任使命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红色家书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政治理论课是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将红色家书进一步融入到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之中,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思想凝聚功能、道德示范功能、政治引导功能、情感激励功能,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课的质效。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所有课程的主要授课形式,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对于红色家书的融入途径首先应该高度关注课堂教学。
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及教育目标是与政治理论课程相一致的,并且它是真实存在且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共鸣。因此,在进行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之中,应该充分利用每门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特点,有机的将红色家书内容进行融入。比如在《人民军队历史与优良传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红色家书中革命先辈为了建立起强大的人民军队,不断改革创新,无数先烈牺牲小我实现大我,为国家民族不惜付出一切的奉献精神、探索精神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新时代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担责任与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过程中,融入红色家书中革命先烈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史、建设史、奋斗史,充分展示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无数老一辈革命家,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革命精神,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当中,融入红色家书中老一辈革命家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红色家书中体现出的老一辈革命家为旧中国寻找新方向、新道路而进行的不断探索,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且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最终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从而进一步坚定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近年来高校课堂不断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课堂中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红色家书来源于革命先烈的实际生活,仅仅通过书信的介绍、诵读,很可能无法深化学生对它的理解,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其教育价值。因此,适当的开展红色家书实践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理论内容。不断探索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习长征等相关内容时,为展现无数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用强大的意志力克服艰难险阻,最终顺利实现会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接触第一手资料,在实践氛围中去进一步感悟革命先烈所留下的家书家信中的内涵,并带领学生重走长征路,体会革命先辈的信念与意志;在《人民军队历史与优良传统》课程学习抗美援朝等相关内容时,为展现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观看相关影视作品,进一步体会中国军人的战斗精神、战斗意志;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廉洁自律的道德品质,营造廉洁社会风尚的相关内容过程中,带领学员学习参观焦裕禄纪念园,通过焦裕禄的话、焦裕禄的家书感悟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红色家书的学习,并以此进行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红色家书中的深刻内涵,传承红色基因。
二、将红色家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立德树人方面承担着主要的责任与使命,如何做到培育好新时代青年,实现政治理论课程育人作用最大化,是所有政治理论教师应该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教师红色家书文化的学习
要做好教育工作,作为一名教育者首先自身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深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方面,首先要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名传承者、传播者,主动去寻找红色文化资源,并开展深入的研究,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红色文化素养。红色家书中具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挖掘这些红色家书,体会其中的历史涵义,用家书中所体现的红色精神引领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可以发放一些红色家书相关书目,通过对革命先烈红色家书的学习、研究、探讨,增加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红色家书的兴趣度,激发教师的红色思维,同时能够让广大教师进一步从红色家书中搜集整理教育素材,探寻红色家书育人的作用。其次在教师群体中,广泛开展红色家书相关活动,如“诵读红色家书”活动、红色家书主题征文活动等,动员广大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其中,从活动中领略红色家书的魅力,增加对红色家书中文化内涵的认同感,不断提升自己对红色家书内涵的理解,形成系统化的红色文化认知,进一步掌握红色文化育人的规律。最后形成主动传承红色文化、宣传红色家书精神的政治自觉,作为一名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过程中,要不断探索课程育人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研究探索到的红色文化、红色家书精神及时融入到现实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活动,以红色家书为教育载体,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进一步锻炼学生红色思维,达到政治理论课程育人目的。
(二)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培训活动
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培训活动,能够让教师加深对红色家书的理解深度。首先,学校相关部门需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培训平台,统一开展红色文化相关主题的培训活动,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关于红色家书精神内涵理论知识培训讲座,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红色家书育人功能的认识,提升理论水平;鼓励政治理论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红色文化学术研讨会议,及时了解当下关于红色文化、红色家书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热点,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弥补自己的短板,从而在运用红色家书教育资源育人方面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组织政治理论课教师去相关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帮助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红色家书所展现的精神内涵,同时实现对红色家书写作背景全方面的了解,使教师在运用红色家书资源过程中更好地突出红色家书的内涵特点,并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紧密联系,有针对性的展开政治理论教学。其次,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活动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红色文化方面的培训,还需要对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手段进行培训,利用红色家书中经典的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开展情景式教学,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避免传统式的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堂的形式与内容,可以极大程度发挥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质效。
三、红色家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也是高校育人环节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人能够改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够影响人。新时期,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严重问题,如信仰缺失、虚荣心强、拜金、攀比等情况盛行,对整个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价值观的培育。将红色家书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之中,能够为校园增添红色环境氛围,浓厚的校园红色文化,对学生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的,无形之中会加深学生对于红色精神的理解与传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学生健康成长。
(一)开展“红色家书”品读活动
读经典是学习红色家书一个重要的方法手段,通过开展“红色家书”品读活动,将家书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更加直接加深学生对于红色家书的印象。首先,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定期组织“红色家书”品读活动,提供红色家书学习内容,号召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并选取几位表现较好的同学对所品读的红色家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开展广泛的讨论,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在交流讨论过程之中达到深化学生对于红色家书精神内涵理解的目的。其次,品读后,还可以组织学生撰写读后感,挑选撰写的比较深刻的一些读后感,整理成册进行统一出版,这个过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参与“红色家书”品读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不仅参与了活动,加深了认知,而且还能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兴趣度也就自然提高了,整个活动的影响力也会不断扩大,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除品读革命先烈的红色家书之外,也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家庭的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家书、家风等内容进行分享,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开展“红色家书”品读活动,这是一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品读过程之中进一步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育人功能。
(二)开辟红色家书宣传栏
校园红色文化的建设首先要体现在氛围的营造上,各高校目前针对红色文化建设都会通过展示一些宣传标语,名言警句,图片海报等形式,但关于红色家书的内容较少。因此,为了使红色家书能够与校园文化更好的有机结合,在形式上应该更加多样,手段更加创新。首先在校园各处宣传栏上张贴经典的红色家书内容,并定期进行更换,让学生日常不经意间就能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海报的张贴一定要颜色醒目,能够吸引广大学生驻足停留观看,且选择张贴的位置也要选择人流量比较大的位置,大家很容易就能够发现的位置,才能达到红色家书宣传的效果;其次,除了在校园基础设施上开辟宣传栏之外,还可以在校园新媒体建设上开辟宣传栏,如每日的早、午、晚间校园广播栏目,可以在特定时间段进行红色家书的诵读,通过校园喇叭将经典的红色家书送往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也方便学生对于红色家书的学习,或者利用校园公众号、校园官网主页,开设专门的红色家书专栏,安排特定人员进行维护,定期更新专栏里的红色家书,随时方便学生的阅读,还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建设红色家书资源库,将搜集整理的大量红色家书放入其中,便于学生的查阅学习;学生使用较多的微信、QQ等沟通软件,也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地方,充分发挥这些沟通软件快捷、便利的特点,定期推送红色家书学习知识,让红色精神充斥在每一位学生的身边。开辟红色家书宣传栏,并且充分利用新媒体设施,利用其传播快、使用便捷等特点,将红色家书内容融入其中,这是一种更加贴近青年学生的教育方式,能够使红色精神进一步入脑入心。
(三)利用红色社团开展活动
学生社团是校园红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阵地,也是青年学生除课堂之外,参与活动最多的地方,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主动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因此,大家开展活动的积极性、热情都非常高,集体也较为团结,社团也具有一定的组织育人功能。在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可以以红色家书、红色文化为依托,建立起一个红色社团,吸引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其中,积极举办各种红色文化活动,如红色书法大赛、红色家书朗读大赛,红色文化情景剧表演等。还可以建立起品牌红色文化活动,举办全校性的红色文化艺术节,提供展示平台,编排红色小品、红色歌曲、红色话剧等表演节目,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展示,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红色精神,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加工和创造,可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红色家书中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理解。此外,除参与活动的同学之外,在台下观演的同学通过欣赏节目也能够感同身受,在特殊的氛围之中产生不一样的红色文化体验,更能够使其接受红色家书中所传达的精神品质。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我们要充分认识红色家书的教育价值,发挥其育人功能,积极探索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方法,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黄全开.红色家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西藏发展论坛,2020,(06):77-82.
[2]卢花.红色家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3]王帅帅.红色家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长江大学,2020.
[4]瞿玮,陈恬恬.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241-242.
[5]韦凤.红色家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