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基于OBE教学理论,本文从面向社会需求、帮助学生成功、差异化弹性化的教学设计三方面分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认为在OBE理念指引下,借助数字经济提供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手段,《微观经济学》可以实现更高级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字经济;OBE理念;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专业课,它以市场个体为研究对象,主要使用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方法,个体通过作出最优决策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熟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结论,并能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本课程为财经类其他专业课学习提供基础,也是财经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所以研究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笔者从事《微观经济学》教学多年,通过与学生交流,得到的反馈归纳起来存在以下方面问题。(一)课程内容比较难,过于抽象,对于一些不打算考研的同学,学习上缺少内生的兴趣。(二)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在生活中缺少应用,学习起来很枯燥。(三)课程内容很多,课堂时间显得不够。通过与不同老师交流,以及基于文献研究,发现《微观经济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过于强调理论性,老师迫切希望同学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课堂上很多时间在讲解原理推导,生活中的案例讨论不足,所学知识和工作生活结合不紧密,给学生的感觉是灌输式的教学。如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内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重要又急迫的教改任务。
二、OBE理念下《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思路
自从美国学者Spady(1981)提出“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后,该理念被大量学者研究和实践,当前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均以OBE理念为主流教育改革理念。OBE理念以学生为本,以成果为目标导向,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管理。OBE理念可以为《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提供以下启示。
(一)OBE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本课程的学科基础地位,本课程为《劳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经济类其他专业课提供理论基础,于是在教学中容易强调它的理论推导,忽略了它的应用场景,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不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更关注社会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于是学生课堂上的对知识的诉求和《微观经济学》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存在不匹配,学生的反馈是课堂比较枯燥,所讲的知识应用不足。面向社会需求是OBE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强调课程的设计和课程的教学贴近社会需求。《微观经济学》尽管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理论性强,但在生活中并不缺少应用场景,例如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需求价格弹性、价格歧视等知识点在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可以以课堂讨论、小组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的形式引入课程,使《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更接近生活贴近社会需求。
(二)OBE强调帮助学生成功
面向社会需求是OBE教育理念的起点,OBE进一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要为学生成功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在当前知识更新快,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仅凭拥有文凭和某些技能知识在职业上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正如韦伯斯特指出,当今雇主招聘的标准,除了技术能力,还会对应聘者有效沟通、自我管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对一个人素质的全面要求。相对应《微观经济学》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该是多层次的,逐级递进的。比较初级的目标是学生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重点概念和基本原理;中级的目标是学生能够使用本课程所学习的基本原理去分析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例如使用需求、供给与均衡原理去分析生活中某个专业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以及动态变化;更高级的目标是学生能使用稀缺性、机会成本和最优化决策等经济学思维为人生选择问题提供方法论。
(三)OBE强调差异化弹性化的教学管理
OBE教育理念吸纳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走向成功的。不同的学生在自我管理、理解能力和学习进度上存在差异,在教学设计上不应该像工业流水线生产一样设置统一的标准,应该是差异化和富有弹性的。OBE提出“能力之山”观点,学习者达到的能力层级从低到高依次是具体的内容技能、结构化的任务表现、高级能力、复杂的非结构化的任务表现、复杂的角色表现和生活角色功能。OBE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应该达到最低层级的能力,教育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达到更高层级的能力,上不封顶。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有不好的反馈,其中一个原因是课程难度较大,受限于课时,在教学进度、难易程度和课程考核都进行了统一的标准。这对一些学习进度慢的学生会感到压力和不适应。OBE教育理念主张在教学设计和管理上,应该照顾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
三、数字经济助力《微观经济学》教学提质增效
数字经济是人们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资源快速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微观经济学》贯彻OBE教育理念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案例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数字经济为教学提供富有弹性的管理
《微观经济学》内容多,难度大,理论性强,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思考,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要提前有准备。传统教学形式单一,难以兼顾不同进度的学生需要。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微观经济学》多形式多素材教学提供了支持:(1)方便学生自学。老师可以通过学习通等平台提前布置预习和自学内容,提前上传讨论案例材料,学生自行完成线上练习和测试,检查自学效果。通过线上平台可以把很大一部分学习工作前置,使学生有更充足的准备时间,很好地协调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进度。(2)增强课堂互动。线下授课可以通过学习通等平台,增加师生互动,学生对课堂教学可以即时反馈,老师也可以方便地进行随堂测试并能即时得到分数,同学也可以对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即时打分。通过线上平台使教学中师生能够及时沟通,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3)整合教学资源。目前在中国大学慕课、B站等线上平台有较多的《微观经济学》教学视频,有一些是国家精品课程。在其他平台也有丰富的《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和案例材料。这些都是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可以收集整理,把一些视频链接和习题集放到学习通等平台里供学生自由学习。通过线上资源和教学平台,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和兼顾不同进度的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数字经济为《微观经济学》提供新的教学内容
《微观经济学》是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课程,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赖于厂商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厂商通过观察供求关系的变动以预测均衡价格进而做出决策。然而理性的决策需要厂商拥有充分的信息(数据)和接近完美的计算能力,在非大数据时代,这两者都难以做到,以至厂商难以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又例如供求均衡决定价格,在现实中供给和需求是随时变化的,现实中的物价却又一定的刚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商家难以掌握供求关系的充分信息,供求变动究竟是短期还是长期变动?商家并不掌握以至难以及时调整价格。正是因为这些假设远离生活,使学生感觉这门课很理论。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微观经济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案例。例如在出租车行业,传统的出租车在很长时间保持一个价格,而网约车的价格是基于供求关系的大数据随时调整的。例如在讲授边际收益递减时,保持一种要素投入量不变,随着另一种要素使用量增加,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参观或通过视频参观智慧工厂和智慧物流仓库,引导同学思考,如果出现边际收益递减,为什么企业还不断增加机器设备减少工人呢?答案在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一个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在智慧工厂中,前面投入的一单位资本品和后面投入的资本品技术含量是不一样的,技术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不存在明显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通过数字经济的教学案例,可以启发同学思考,训练同学使用经济学思维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OBE教学理论,从面向社会需求、帮助学生成功、差异化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和管理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克服传统《微观经济学》教学所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教与学互动差,学生兴趣低等问题。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有利于《微观经济学》获得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大安.人工智能经济学的思想端倪及建构路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09):5-16.
[2]何大安,许一帆.人工智能应用扩张的经济学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23,(09):76-87.
[3]康汉真.OBE理念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J].对外经贸,2023,(08):131-135.
[4]叶洪涛.《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0(10):145-148.
[5]周建平.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12):149-154.
作者简介:黎日荣,男,博士,浙江树人学院经济与民生福祉学院讲师。
本文得到浙江省社科课题(编号:21NDJC130YB)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