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和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国家对于幼儿学前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加强重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包括语言课程、科学课程、艺术课程、社会课程、健康课程,教师要学会对课程内容合理的设计,掌握教学目标,结合幼儿对学科知识的运用情况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加强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五大领域;课程创新
引言:本文首先对学前教育的定义和五个领域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解释,并对学前教育五大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又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做好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让教师和幼儿都能认识到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以信息技术辅助学前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学前教育及五大领域的定义
(一)学前教育的定义
学前教育是指父母和幼儿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和实物,有系统、有计划、有科学性地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激发完善幼儿身体各个部分的机能。学前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从幼儿出生的婴儿期至6岁之间进行的养育与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对3-6岁幼儿进行的托育与教育。幼儿是一生中最基本的发育阶段,也是发展最快速的黄金时期,合理的学龄前教育对于孩子的智能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五大领域的定义
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包括“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健康”是指教师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在快乐的人生经历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逐渐养成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包含身心两个层面,即身体和心理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婴幼儿期做好学前教育,孩子的生理和功能都能得到快速发展,幼儿的健康目标就是保持良好的体格,在幼儿园小团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有较好的个人卫生意识、有一定的自立能力、具备基本的医疗卫生知识、具备一定的防护意识;“科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引导孩子们对世界上一切事物形成正确认识,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对儿童的科学教学时,科学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它包含着对科学探究和对数学认知,在此阶段,幼儿不但可以得到大量的情感体验,还能为幼儿在其它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打下坚实的根基。
二、做好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应该生活的更自在、更快乐,因此,学前教育的教学应该以玩为中心,由于幼儿天性好玩且注意力容易被吸引,所以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就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学会循循善诱,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幼儿园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效果。要想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可确保幼儿基本的自立自立,对生命有基本的安全与健康意识,懂得关习惯,就要确保幼儿学会自爱与自我防卫,幼儿要有能力积极按时参与运动,教会幼儿在幼儿园每天都要注意清洁衣物,经常洗手洗脸,按照就餐习惯会用餐盘不挑食,学前教育可以改变一些学生过去养成的很难改变的习惯,例如用双手去抓食,还可以使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优化儿童早期教育的目的,让孩子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建立新的认识。
三、学前教育五个领域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
信息化是现代技术给教学带来的馈赠,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并将其合理的应用于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多种教育方式,帮助教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取得进步,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2]。
(一)利用信息技术抓住学生注意力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造成的教学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利用信息科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被丰富多彩的信息设备所吸引,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达到教学的高效。
比如,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在“春之歌”艺术教学中,就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初步认知春天、感受春天,利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教师在教育观察中发现幼儿纷纷被视频中展示的动画内容所吸引,幼儿能透过春雨过后的草地、争相开放的花朵,体会到春日的迷人之处。在教学中学生们都表现出积极主动性,在学习的时候,他们能够增强自己对“艺术“和对“科学”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的多种形态,透过虚拟现实装置的教室运用,让孩子们“耳目一新”、“身历其境”地参与各种活动,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课堂,利用多媒体分析数据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实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多种互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新媒体教学给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生动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3]。
(二)提高幼儿五个领域的综合素质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前教育可以提升幼儿的整体素质,有助于对幼儿在五个领域进行有目标的教育训练,透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幼儿的视觉、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发展,从而使幼儿在信息资源的运用中完成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例如,幼儿园老师要引导幼儿参加“关爱小树”的小组活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幼儿认识到当前的环保状况和人类的生活状况,进而促使幼儿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实现社会责任意识的建立,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引领幼儿进行歌曲演唱,帮助幼儿实现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幼儿能在五个领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优质课程学习平台
学前教育专业的五大领域课程都应该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搭建教学平台,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收集学生信息,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资源,学习平台能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资源搜索进行监控,保证教学的质量,让课堂变得更加直观立体,给幼儿提供更多的资源,帮助教师做好课堂反馈工作。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明确学前教育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在开展学前教育五个领域的教学活动时,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培养,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提升个人素质、审美等各方面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当的工具和信息,协助幼儿主动参与到日常教学之中,从而达到提高儿童学前教育成效的目的,把幼儿训练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杰出孩子[5]。
参考文献:
[1]张鹏.模拟“现场式”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学法的应用探析——以语言活动《冬爷爷来了》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5):211-213.
[2]杨小莉,杨曦,何欣.国内学前教育领域发展趋势与科研合作进展的分析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2,39(09):59-64.
[3]武云娇.陶行知“艺友制”教育思想对中职院校学前教育艺术领域教学的指导价值[J].职业,2021,(2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