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发挥培养单位主体作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教育体制也出现了一些改变。要逐渐解决研究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等问题,就必须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入改革,在此基础上,基于发挥培养单位主体作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在单位主体培育时期,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单位主体作用;有效发挥;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实践
引言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要使培养的目的得以成功地达成,就必须根据研究者自身价值等客观需求,创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与功能。
一、基于培养单位主体作用发挥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特点
以培育单位的主体作用为中心,促进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需要对教师的主体地位给予足够重视,保证学生在参加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师的主导性与研究生的主体性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者相互影响,才能使得大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必须清楚地把握师生的主体性,在这一时期,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思想政治学习与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出主体性,突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与人之间的三个层面,突出和谐发展的观念,推动研究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二、培养单位主体作用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必要性
首先,在进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有对应的教育方案和教学步骤,并根据有关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主导发展观念来促进有关的教育活动进行。以学生个体的发展与主体性的有效性为基本条件,保证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当前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是客观的,本文通过剖析当前采用的现行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型,在对其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探讨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由此提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学观念与创新思维。
其次,就培育主观作用而言,研究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显现出来,但仍需以全面的教学观念为基础,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保证研究生和老师的同等地位,从而建立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保障相关理念的有效渗透。
最后,就单位效能培育工作而言,也存在着实践特征。在大学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充分利用单位主体效能,全面考虑毕业生的现实状况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增强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使研究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升。
三、基于培养单位主体作用发挥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
(一)营造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要让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在执行阶段的有效性得到最好地体现,就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根据培养单位的主体作用,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业中,更加重视社会实践方面的问题,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加强自己的职业技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方位,以国家、高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为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进行创造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工作的时候,也要保证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等教学思想,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创造足够的条件和基本的服务条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保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得到切实的贯彻。
(二)加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老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中的重要角色,在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学的时候,必须保证教学人员可以积极地担负起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在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情况下,使教师的教学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学习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师资力量,可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学生的心理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执行过程中的“一把手”,既要给学生们提供一套专业的知识,又要给他们指明方向,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水平的训练。
(三)基于全方位的角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保证德育教育观念的实施,以提升老师的专业技术与整体素养为目标,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老师的领导地位完全挖掘出来,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实习途径,让他们可以在丰富的实际工作中增强自己的能力。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关键,既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的限制,又要防止采用简单、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之中,保证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引导和清晰地指引,通过强化自己的能力,对学生产生正面的作用,以此来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质量。
结论
要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体制,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利用好老师和学生组织的教育职能,并根据每个大学的区域特色以及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校园体制,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指导。新时期的研究生,其本身的学识水准一般都比较高,个性也比较突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参与,都要求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在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为其指明方向,以提升其整体素养为首要目标,增强其抗压力,使其全面保证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网络化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马燕妮.青春岁月,2017
[2] 高校辅导员创新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途径分析[J]. 李诗佳.时代教育,2017
[3]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特点和辅导员管理工作[J]. 赫英斌.知音励志,2016
[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 周黎.山西青年,2017
[5]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取向探讨[J]. 范书萌.明日风尚,2017
[6]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魏旖旎.时代教育,2017
[7] 网络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J]. 伍浩淼;欧阳红梅.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赵天彪;陈绰.科学中国人,2017
[9] 五种发展理念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仇梦钦.文教资料,2016
[10] 思想政治理论微课设计理念与实践运用[J]. 欧阳爱权.文教资料,2017
作者简介:
郭岑(1990.6.20),女,汉族,籍贯:辽宁鞍山人,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博士在读,专业:风景园林,研究方向:党建研究、建筑史研究;
史清华(1989.6.18),男,汉族,籍贯:河南省范县人,沈阳建筑大学,讲师,博士在读,专业:机械工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研究。
孙大林(1988.11.5),男,汉族,籍贯:辽宁盖州人,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辅导员,讲师,工学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研究。
依托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发挥培养单位主体作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
类别:校级一般课题
编号:SZJY-20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