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一例由学生网络评论引起负面舆情的危机处理及教育引导

王琦俐
  
腾跃媒体号
2023年28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案例描述

小张(化名),男,来自某省普通农村家庭,原建档立卡学生。2022年10月,该生在浏览校内平台某则通知时,由于觉得该通知不合理,将其之前在某论坛浏览的不当言论转载到评论区。此评论在发布五分钟内评论留言讨论数量多达几十条,评论中存在攻击政策、偏激等言论。

二、辨析本质和原因

该案例的本质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属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范畴,同时也属于危机事件应对。矛盾表现为网上公开发表不当言论,错误根源在于思想认识的偏颇,关键在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

三、解决思路及实施办法

解决本案例应从危机事件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出发,坚持情、理、法结合的原则,用好快慢思维,着眼当下,面向长远,分别从“紧要”、“实际”和“关键”三个方面进行处理。

(一)主动约谈,果断纠错,及时删帖

第一时间将学生发表言论界面截图,约谈小张,并注意排查有没有其他学生跟帖,同时将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该生为原建档立卡学生,家庭情况复杂,侧面了解是否受成长环境影响,对社会有负面看法,排除存在心理问题可能性,随后详细询问学生的想法以及转发的不当言论具体情况,梳理其中的漏洞。据了解,该生不存在心理问题,并对所发内容含义不是非常理解,跟帖完全是出于逆反和炫耀心理。辅导员明确指出该生的错误行为,以及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学生立即删除评论,解决“紧要问题”,防止该评论持续发酵从而产生网络“次生危害”,要求学生客观理性的接收信息,看待问题,同时给予学生网络法制、校纪校规等相关政策的讲解,使学生明确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让学生明确底线与红线,增强规矩意识,同时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网络素养。

(二)教育引导,解读通知,转危为机

既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也要对小张同学的实际诉求进行正面疏导,解决“实际问题”。告知学生学校此举的初衷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生活,如有不合理的地方可通过正确的途径提供意见与建议。由于该生家庭情况特殊,寻找同年级优秀党员“一对一”结对,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做好日常的关心关爱的同时进行长期的思想价值引领教育。同时了解到小张对于网络热点爆点较为关注,会通过网络途径发表自身的观点与看法,教育学生遵守互联网管理办法,成为舆情信息员,发现网络不当行为,及时上报,制止其他网络失范行为的出现。

(三)由点及面,全面摸排,分类指导

小张同学的不当言论在短时间内评论点赞数量较多,对周围同学产生影响,学院领导和辅导员当晚深入学生宿舍,摸排学生思想状况,排查风险隐患,要求全体学生规范网络行为,遵守校规校纪。同时以此事为契机,利用晚点名时间进行群体引导,解释学校政策,将思想工作做细做实;充分发挥关键少数、骨干的作用,做好其他同学网上网下的舆情关注,通过走访宿舍,谈心谈话,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做好思想状况的调研,全面排查学生中是否还存在思想认识有偏差的同学,针对可能存在问题的个体一对一谈心谈话,及时纠偏,确保教育入心入脑,工作做深做实。

(四)抓住关键,健全队伍,多方联动

小张同学发表不当言论背后的“关键问题”是思想认识的偏颇,同时反映出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不足、信息反馈渠道存在漏洞等问题。建立信息员队伍,实现辅导员-班长-宿舍长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精准管理,完善舆情收集体系,提前做好危机预案。建好重点学生台账,定期约谈,掌握学生思想状况。整合身边资源,从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环节入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邀请专家学者、学院领导举办形势政策专题报告会,强化正向引导,用先进典型案例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网络言论规范,增强网络素养教育,用真实案例起到警示作用,正面对待学生在网络上出现的不当言论,适时做出引导教育。

四、规律启示

(一)全方位聚合力,在教育上做“加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把握好“事”和“化”,“时”和“进”,“事”和“新”的辩证关系,把握好工作的新形势和规律,用好网络新媒体这个新变量,融通“互联网+思政”工作新平台,构建立体式网络思政互动空间。同时辅导员要充分搭建好桥梁,整合资源,形成育人合力。运用校内外资源,结合社会实践、劳动教育,打造“行走的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走进乡村基层,走进革命遗址,通过沉浸式体验,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将思政课程融入学生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强化正向引导,分析热点事件,宣讲法律知识,重点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学生明纪律、知敬畏、守底线,将思想政治教育“虚功实做”,从而“久久为功”。

(二)建队伍搭平台,在问题上做“减法”

建立学生骨干队伍,构建“网格化”管理制度,发挥关键少数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骨干主动作为,当好网上网下的“信息员”,关注舆论的“风向标”,成为思政教育的“排头兵”,占领主阵地,传播主旋律,遇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搭建学生反馈信息的平台,引导学生合理反馈问题,畅通沟通渠道,避免因反馈渠道不畅通导致的网络舆情,变“堵”为“疏”,转“危”为“机”。辅导员应主动深入学生,关注大学生身边事物,针对大学生的兴趣喜好和现实需求重点发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个性的契合点将硬道理奖惩好故事,把传统规矩传承变为自觉奉行的现代准则。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